第79章 刘娥之死(第3页)

 很显然,结果还算满意。 

 虽然皇上表现得懦弱了些,却仁孝有余,这是大宋朝所需要的君王。 

 刘娥相信,只要皇上能将“仁孝”二字贯彻下去,必定能成为一个人人爱戴的好皇帝,大宋国力也必定会蒸蒸日上。 

 “哀家累了!皇上,从今天起,撤去垂

帘,大宋社稷的重任就交给皇上了。” 

 “母后——” 

 赵桢眼睛一亮,又喜又悲,又惊又恐。 

 他一心想亲政,想独自批阅奏折,独自处理国家大事。 

 现在终于盼来了这一天,却来得那么突然,心里反而一下子适应不过来。 

 瞧着太后现在这副神态,他忽觉有一副无形的重担压在了自已的肩头,说不出话来。 

 “皇上,把李宸妃接到皇宫吧!” 

 “她漂泊在外这么多年,苦也吃够了,是时候还她一个名分,安享晚年,这也算是哀家对她最后的补偿。” 

 “谢母后!” 

 赵祯哭拜于地,感激涕零。 

 “至于郭槐,她伺候哀家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望皇上饶他一命,放他回乡吧!” 

 说罢,刘娥当场气绝身亡。 

 一代贤后就此陨落! 

 “母后——” 

 皇上看着气绝的母后,伤心欲绝。 

 随即传下三道旨意。 

 其一:大葬太后,封章献明肃皇后,文武百官,免朝三日,祭拜太后。 

 其二:迎接皇娘,匡扶正宫。 

 其三:亲政理朝,大赦天下。 

 …… 

 太后死讯传出,朝野轰动,百官痛苦不已。 

 虽然刘太后专权,然在她治理之下,大宋国力蒸蒸日上,辽国十几年不敢南下牧马,功彪史册。 

 唯一的人生污点,便是狸猫换太子,陷害皇上生母李宸妃。 

 可相比她的功劳来,这点污点算不得什么,不足磨灭其功劳。 

 安葬了刘娥之后,赵祯亲自摆驾南清宫,迎接生母李宸妃。 

 不想,李宸妃因皇上没有问刘太后之罪心怀怨怼,放出话来,说皇上虽然认她,但她身为国母,冤屈未申,名不正言不顺,要皇上去开封府,断明冤屈,方肯回宫。 

 皇上无奈,又只得摆驾开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