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靖安郡(一)(第3页)

 诸多士族广占田亩,却隐匿不报,致使赋税流失,财赋受损。

 且其在地方肆意妄为,垄断商业,操控物价,百姓深受其苦。

 子弟仗着家族之势,骄纵跋扈,目无法纪,扰乱公堂,致使政令不通,司法难行公正。

 微臣以为,此皆非陛下之仁德治下所应有之象。

 故而微臣已着力推行变革,于街巷集市张贴榜文,晓谕缠足之害,劝诫百姓摒弃此陋俗。

 组织有识之士编写新文,宣扬女子当具才德之理,以取代旧有禁锢之学。

 对殉葬、弃婴之举,明定严刑峻法,以儆效尤,于官学之中,特辟女学之席,招纳女童就学。

 虽应者尚寡,然臣坚信,假以时日,必能开启民智,扭转乾坤。

 同时,微臣对士族隐匿田亩之举进行彻查,重新丈量土地,依律征收赋税,使其不敢再肆意侵占国家之财。

 又整饬市场秩序,打击士族商业垄断,鼓励百姓从商,使物价趋于平稳,市集繁荣有序。

 对于士族子弟违法乱纪之行,严惩不贷,以正国法之威严,令其有所收敛,不敢再公然践踏王法。

 微臣深知任重道远,然陛下圣明,臣必殚精竭虑,为靖安女子求一平等自由之未来,为陛下守一方昌盛繁荣之疆土。

 且微臣积极鼓励农桑,带去我朝新种、新农具,农产丰收有望。

 又重兴商贸,减税免税,市集繁荣,货财流通,府库充盈。

 微臣虽殚精竭虑,然靖安之兴犹在路上,如道路桥梁有待广修,水利灌溉尚需拓展。

 微臣必当竭忠尽智,不负陛下之托,使靖安永为陛下之安康乐土。”

 朝殿之中,一片死寂,唯有林雨泽那疲惫而又坚定的声音在梁间回荡。

 众臣静静地聆听着他的每一字每一句,脸上的神情随着他的叙述不断变换。

 从最初的惊讶,到后来的凝重,再到此刻深深的忧虑。

 待他的话语落下,许久,无人发声,唯有那沉重的呼吸声在殿内交织。

 众臣只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心头,仿若置身于冰窖之中,四周皆是看不见的冰冷利刃。

 遥想林雨泽离去之时,尚是身形饱满、容光焕发,还在奇怪怎么短短半年时间,竟已瘦骨嶙峋、满面沧桑。

 听完,众人才明白,这靖安之地,宛如一片深陷泥沼的荒芜之地。

 其间的种种陋俗积弊,犹如一丛丛尖锐的荆棘,肆意生长,错综复杂,让人无从下手。

 那些沿袭已久、腐朽不堪的陈规陋习,仿若一道道坚固的枷锁,紧紧锁住了当地的发展与进步。

 每一项都似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横亘在治理的道路之上。

 而那些士族,更是如同附骨之疽,仗着世代积累的财富与权势,在当地横行霸道、为所欲为。

 若要以杀伐果决之手段将其铲除,百姓会心生畏惧,届时定会引发轩然大波,使得地方陷入动荡不安的混乱局面。

 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投入巨石,激起千层浪花,后果不堪设想。

 但若对其恶行视而不见,轻易放过,他们的肆意妄为、骄奢淫逸又着实让人愤恨难平。

 真真是陷入了进退维谷的艰难境地,难以寻得一个周全而妥善的解决良策,怪不得林雨泽会消瘦的如此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