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2页)

 慕青激动的脸都红了:“亩产还那么高,真是,真是,天佑我戈凤。”

 姜瑾又指着棉花种子道:“北地其实不太适合种棉花,棉花是温带作物,需要充足阳光、温暖的气候和湿润的土壤条件。”

 说着她叹气:“但我们条件有限,你也看到了,我们戈凤的人口越来越多,我们需要布,需要棉花保暖。”

 慕青自然是知道棉花习性的,更是知道棉花对于现在的戈凤来说有多重要。

 还不等他宽慰,姜瑾话锋一转:“好在这些棉花种子都是经过强化改良的,北地还是可以种的,只是可能产量低些。”

 她说的产量低是针对25世纪来说的,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她的棉花高产的可怕。

 慕青大喜:“这就好,这就好。”

 想起什么,他又道:“主公不用过于担忧,织布我们还可以用麻,我跟孙家借了不少亚麻和汉麻的种子。”

 戈凤什么都没有,而她空间里基本什么农作物种子都有,就是没有麻的种子。

 好在孙家本是制布的,不但有麻的种子,还有蚕卵。

 不过姜瑾目前对养蚕织丝绸没太大兴趣,成本高效率低,她只想要更实用更能量产的棉麻。

 投桃报李,姜瑾在工业区给孙家租了一个大厂房,让他可以养蚕织布。

 野桑树对环境的要求不高,所以北地长有不少,要养蚕也是可以实现的。

 孙家本想租地种麻种桑,以方便和扩大他们织布的产业。

 不过考虑再三,最终没开口。

 因为他很清楚,戈凤的地,是救命用的。

 建城墙那么大的工程就是为了种地,他有什么资格现在提这样的要求?

 反正他留了大量的钱物和粮食,足够他家吃用了,在这样的乱世,他不求赚多少钱,只求个安稳。

 现在租了厂房,有了蚕室,有织布坊,有野生桑树,小量养蚕小量制布,能赚多少算多少。

 慕青又道:“山里也有野生的麻植,成熟后我们同样可以取来用。”

 姜瑾颔首:“嗯,那你留意着。”

 时间如梭,戈凤城外几乎一天一个样,整片大地焕发浓浓生机。

 何黎和陈熙的队伍,在距离大庆郡还有两天路程时碰到了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