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大宋第一凶徒 一

 萧峰伫立在一片狼藉的酒楼中央。

 他身前弥漫着刺鼻的血腥气息。

 几具尸体横七竖八地散落着。

 鲜血在地上蜿蜒流淌,仿若一条条狰狞的赤蛇。

 萧峰面色冷峻,身姿挺拔如松。

 他的目光只是淡淡扫过远处那正仓惶逃窜的全冠清。

 那眼神里没有丝毫波澜,却也透着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威严。

 丝毫没有要去追赶的意思。

 自萧峰将武功练至一定的境界后。

 心中对于武学便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萧峰深知,一个人武功所能抵达的高度,是和自身的心境是紧密相连的。

 这心境,就是那滋养武功这棵大树的土壤。

 若是土壤贫瘠,缺乏足够的养分,又怎可能培育出上层的武功,让其枝繁叶茂、威震武林呢?

 萧峰暗自思忖,自己一路在武学之路上的成长,又何尝不是心境不断锤炼的过程。

 每一次的生死考验,每一回的江湖恩怨,都如同磨刀石,砥砺着他的心志,使他越发坚毅、豁达。

 原着之中,萧峰在江湖之上可谓是所向无敌。

 所到之处,强敌无不闻风丧胆。

 那般赫赫威名的背后,靠的可绝非仅仅是那刚猛无比的降龙十八掌,或是深厚雄浑的内力。

 而是那颗格局宏大、无私且豪迈的心境。

 原着中的萧峰可以为了心中所坚守的正义、为了江湖的大义。

 全然不顾自身的生死安危,哪怕是刀山火海在前,也能毅然决然地踏步而去。

 那时的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守护江湖的和平与公正。

 在原着萧峰的价值观里,个人的生死荣辱早已置之度外。

 这种无私的心境让他在战斗中毫无畏惧,每一招每一式都带着磅礴的气势和坚定的决心。

 反观段誉和虚竹。

 虽说机缘巧合之下,如同开了挂一般,吸纳了极为深厚的内力。

 可在萧峰看来,他们二人终究算不上真正的武学高手。

 若是真与原着中的自己陷入生死搏杀的处境。

 哪怕他俩联手,恐怕也难以在自己手下讨得半分便宜,甚至极有可能双双殒命。

 究其缘由,便是这两人缺了那身为武者该有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