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串通好了


 李望山和柳毅之间的争执,吸引了不少商贩和其他客人的注意。 

 一群人围成一圈,正在议论围观。 

 此时,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突然从人群中走出来,乐呵呵道:“既然二位公子打算比试,不如就由老夫来做评审如何?” 

 众人定睛一看,顿时都为之面露讶异之色。 

 这名老者身着便衣,头上挽着发髻,面如银盆,须眉狭长,像个教书先生般文质彬彬。 

 有人认出了老者的身份,忍不住惊呼道:“这……这不是大名鼎鼎的祝夫子吗?” 

 “没想到祝夫子竟然也来了,今日这场热闹真是愈发精彩了。” 

 祝夫子,本名祝朝兴,是京城内外最有名的大儒之一。 

 他熟读史书,倒背如流,各种文章信手拈来,诗文更是了若指掌。 

 想当初,祝夫子参加过三次恩科,皆是一路过关斩将,晋级殿试。 

 其中最好的一次成绩,拿到头榜第四甲,距探花只有咫尺之遥。 

 但是,祝朝兴却淡泊名利,不愿为官,继续留在京城闭门读书。 

 各地的学子进京赶考,几乎都要先来请教祝朝兴,才有十足的把握。 

 见祝夫子不紧不慢走上前,柳毅顿时面露兴味。 

 “祝夫子,久仰大名。” 

 “晚辈柳南,久闻祝夫子盛名,今日一见,万分荣幸。” 

 “只是不知道……祝夫子今日,为何会在这木料市场?” 

 “该不会是早就预料到我与李公子的这场比试,所以特意来做评审吧?” 

 祝朝兴脸色微微变了变,冷声道:“柳小友,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你觉得,老夫提出要给你们做评审,是为了偏袒李公子吗?” 

 一听这话,柳南耸耸肩笑道:“晚辈当然不是这个意思。” 

 “我只是认为,祝夫子作为成名已久的前辈,一定可以评审得公平公正,绝无偏私。” 

 见祝朝兴被气得面红耳赤,李望山生怕他露馅,忙不迭说道:“既然祝夫子愿意做评审,那就请您出题吧!” 

 “好!” 

 祝朝兴深吸一口气,眯着眼睛沉声道:“既然我等身处这木料石材市场,不如就以树为题,作诗一首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