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航天展中识外星
自从那次在航天馆深入了解了科学家对地球的认识后,范秋实对科学探索的热情愈发高涨。他不仅在学校的科学社团里积极参与各种活动,还时常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大量的科普书籍,对宇宙的奥秘充满了无尽的遐想。
不久后,范秋实听闻一场盛大的航天展即将举行,其中有专门关于科学家对外星人认识的专题展示和讲座。这个消息让他兴奋不已,赶忙告诉了父亲范宇。范宇看着儿子眼中闪烁的光芒,欣然答应陪他一同前往。
到了航天展那天,范秋实早早地就起了床,催促着范宇快点出发。一进入航天展的场馆,他就被眼前琳琅满目的展品吸引住了。巨大的宇宙飞船模型、模拟的太空站场景,还有各种高科技的天文观测设备,让他应接不暇。但他心里最期待的,还是那场关于外星人的讲座。
随着时间的推移,讲座终于开始了。一位身着整洁西装,头发略显花白但精神矍铄的科学家走上了讲台。他微笑着向台下的观众点头致意,随后身后的大屏幕上出现了浩瀚宇宙的壮丽景象。
“大家好,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一同探讨宇宙中最神秘的话题之一 —— 外星人。” 科学家的声音沉稳而富有磁性,“宇宙的浩瀚超乎我们的想象,它的直径至少有 930 亿光年,在这广袤无垠的空间里,像我们太阳系这样的恒星系统,就有数千亿个。基于如此庞大的基数,从概率学的角度来讲,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是极高的。”
范秋实聚精会神地听着,眼睛紧紧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科学家接着介绍道,多年来,人类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外星生命的迹象。最着名的莫过于 seti 计划,也就是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科学家们利用射电望远镜,监听来自宇宙深处的射电信号,期望从中发现有规律的、可能是外星文明发出的信号。然而,截至目前,虽然接收到了许多神秘的信号,但都无法确凿地证明它们来自外星文明。
“其中,有一个名为‘哇!信号’的射电信号,让我们一度看到了希望。” 科学家说道,“1977 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大耳朵射电望远镜接收到了这个信号。它的强度异常高,而且具有独特的频率特征,和我们之前接收到的自然信号截然不同。可惜的是,从那之后,我们再也没有接收到类似的信号,这个‘哇!信号’也就成了一个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