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第395章 起码她应该会弹棉花吧(求月票(第2页)

 况且艺术院线对大多数人虽然是个新鲜玩意,但在国内可不是没有。


 自从02年电影发行放映院线制全面施行以来,从2005年民营资本相继投资入驻后,这种区别于商业电影院线的艺术中心,就开始有人尝试。


 不多罢了。


 但别小看了国内艺术院线的资质审核。


 这可是华夏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又称华夏电影资料馆来负责的。


 这个资料馆,早在1958年就成立。


 归宣传口子直接管理。


 《当代电影》、《华夏电影报》可都是由这家单位创办的。


 之所以清楚这里面的弯弯绕绕,韩三坪才明明白白的跟给他打来电话的这些院线的资方老板去聊这件事。


 想在这种事情上占便宜。


 还是先掂量掂量自身的实力吧.


 人家不接电话,是有原因的。


 有些事情人家从一开始就看的很清楚,压根儿就没打算跟民营资本搅和在一起。


 况且,今天向阳他们也交代了一下。


 按照向阳的思路,这种艺术中心,规模不会大,更不会多。


 除了一线城市外由爱马仕电影投资公司设立几家外,其余的准备找华影合作来创办。


 只是这话说多了,韩三坪也累。


 他倒真觉得学习一下向阳跟小约翰的做法,直接来个转接轻轻松松的。


 可是琢磨了一下,他又不得不承认。


 这招在他这里不好使。


 电话兜兜转转最后还是要打到他这里来。


 这里面,也有很多人的电话是要他亲自接的,现在正在跟他探讨事情的江之强就是其中之一。


 “韩总,姜纹导演的电话。”


 在回家的路上,副驾驶座的秘书捂着自己的手机,试探性的小声询问了下正在接电话的韩三坪是否有空接听。


 韩三坪点了下头,对秘书说道:“你跟他说,晚点我给他打过去。”


 姜纹打电话过来,想聊什么他不用猜就知道。


 无论是张谋子,还是李鞍能够走向国际,江之强的推波助澜起到的可是关键的作用。


  

 作为早期推动海外发行华人第一,他的公司旗下握有的大量的海外版权。


 俩人聊天的内容,也是张谋子版权的事情。


 “老韩啊,张卫平那个人,可不好打交道的。”电话里,一聊到张谋子的电影,话题永远逃不过那个招人嫌的人。


 “所以我从一开始,我就没推荐那些电影。”韩三坪笑道。


 都是圈内人,张谋子哪些作品是佳作,哪些上不了太高的台面,大家心里都有谱。


 “行,我心里有谱,这件事请我们办的漂漂亮亮的。”


 江之强笑呵呵的。


 连华影这边都决定低价出售张谋子90年代电影的版权给CC,他这边的授权费用自然也不会多要。


 不光不多要,他还打算把其他手上没有的电影版权帮忙联系一下。


 吴于森的电影被收录过去都多少年了。


 现在张谋子这边打了个头,后面王佳卫、李鞍等导演的还远么?


 电影这东西,又不是盯着眼下,要着眼未来。


 你现在帮忙把这些导演的逼格给搭建的越高,等新电影出来的时候,慕名来买放映版权的人才越多,价格才越好往高了谈。


 现在能促成张谋子这件好事,让他在巴黎的这次回顾展的名气吹起来。


 《山楂树之恋》的版权在欧洲能多赚的钱,远比这些已经逐渐无人问津的版权赚的多。


 挂断了跟韩三坪的电话。


 盯着手机的江之强琢磨了一下。


 他感觉张卫平这个只顾眼前利益,把张谋子在国内版权牢牢攥在手里的家伙看出这里的门道,也不见得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