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第648章 青旅,注定不会只开一家(第2页)

 “我看看。”向阳接过来后,点头翻阅了两眼。


 要么说,隔行如隔山呢。


 自行车里面的花活儿其实很多。


 就拿最重要的车架来说吧,其实用的都是金属合金。


 这一点,跟向阳原本的认知完全不同。


 他还真以为,碳纤维材质的车,就全是碳纤维呢。


 结果一看.


 好嘛。


 这玩意其实统称为合金。


 而且,frw那边告诉他说这里面使用的航空级别金属,也不过是指代的这款车架所用到的合金符合了某种级别质量的要求。


 妥妥的,就是噱头而已。


 而起到关键因素的其实就两种,刚性和韧性。


 不过确实有特殊的材质车架。


 钪、镁、竹、亚麻都可以用来做车架。


 其中,镁车架还是1990年代环法自行车赛的主要使用材料,直到碳纤维车架得到应用,才被取代。


 而亚麻,通常就是和碳纤维结合使用,来提供更好的吸振效果。


 “不错,很好。”


 这么高效率的下属,向阳很难说不喜欢。


 “迪卡侬那边到时候会有团队过来和我们敲定所有的合作细节,你负责代表hys参加。”


 “啊,我嘛?”碧·夏弗讶然。


 向阳笑着点头,笑道:“时间点可能是在世锦赛期间,我带着安娜贝拉去就行,你来全权代表我。”


 这不是.


 偷懒嘛!


 奇怪的念想在碧·夏弗的脑海中一闪而逝,她笑吟吟的说道:“好的,Boss,如果有我拿不准的,我会及时跟你反馈。”


 “放心,大方向是确定的。”


 迪卡侬未来的门店扩张速度,也很是惊人。


 截止2023年,70个国家,将近2000家门店布局。


 这样的扩张速度,真不是向阳瞧不起hys拍马也追赶不上的速度。


 就拿在华的布局来说吧。


 迪卡侬已经来华进入了第7个年头了,才开了几家店?


 不好意思地说,真只有10余家。


 这其中走的弯路多了去了。


 原本,迪卡侬以为可以效仿它在欧洲的开店布局一样,以数千平米的大型门店为依托,在距离市区较远的地方提供类似于欧洲的慢消费购物体验。


 结果呢.


 华夏人根本就不认这一套东西。


 一个是一站式大型商场的概念还在逐步接纳的过程,另外就是华夏人的购物习惯更喜欢在人流密集的商业区的综合性商场。


 而在这样的商圈里,地皮是很贵的。


 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合作永远是最优解。


 迪卡侬的门店,自有品牌产品所占比例为96%,剩下的4%才是为了满足更高消费需求而引进的nike、Adidas等第三方品牌。


 hys在这方面有优势。


 而这里,就不得不提到hys从一开始就布局的线上消费渠道了。


 它虽然还远远赶不上未来的线上购物体验,仓库的布局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但却提出了一个新思路。


 根据直观的数据,hys在这一年中的环比同比增长了136%,销售增长超过了100%。


 而其独特的线上预定、线下提货模式也为实体店进行了引流。高端消费人群,40%的重复购买率让迪卡侬的高管惊掉了下巴。


 以至于,他们也在思考,是否要在自身门店稀少的地区也照抄这样的模式了。


 毕竟在华夏,他们的市场占有率也不高。


 更何况,hys呈现的爆发式成长,还没有全部释放其潜力。


 hys和迪卡侬有很多相近的地方。


 在全产业链的布局中,双方都牢牢地把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抓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