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章争议


大家都很佩服杨琰。

 这些话,很多人都不敢说。

 说就意味着要得罪人,还有可能连官位都保不住。

 当地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他们其实也清楚。

 交州是交州,其余州是其余州。

 别看现在交州是发展起来了,一派繁荣,诸位皇子所在的封地也都不错。

 但这种不错,并不能代表整个武国。

 大家都很乐观,但也有人并不是很乐观,始终都保持着清醒。

 比如这位吏部尚书杨琰!

 纵然武皇震怒,纵然很多人都觉得他大胆,他还是站了出来。

 “陛下!”杨琰面对动了真火的武皇,丝毫不惧,直视着他道:“臣是否放肆,可容后再议!”

 满堂皆惊。

 这吏部尚书的胆子,真的是太大了。

 “当前要务还是赈灾,救人!”杨琰道:“至于各州的情况,也可容后再议。”

 “这是臣这些时间内收集的信息,臣说句不好听的,诸位大人过于异想天开了。”

 “是,诚然去年交州、蜀州等地的粮仓都差不多满了,但诸位扪心自问,这几个地方满了是因为什么?”

 “是因为他们随着交州的脚步,一步步的往前冲,那是汇聚了所有人的力量!但其余各州有吗?”

 杨琰环视四周,无数人低着头。

 左右仆射、其余各部尚书、李道玄、赵飞龙等人则是沉默不语。

 没有人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这些地方的盛况,并非代表其余各州都有此盛况!”杨琰怒喝道:“这些地方的粮食多,不代表别的地方也是如此!”

 “还请陛下认清楚现实,这些地方的粮食产量就这么多!”

 “我武国的粮食产量一直都上不去,这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非是当地之罪!”

 “那按照吏部尚书大人的意思是,这些当地的官不仅没有罪,还有功?”工部尚书杜杰开口反问。

 “杜尚书应该清楚,本官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吏部尚书杨琰死死的盯着杜杰道:“粮食的缺口,依旧是我国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

 “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那一切都是妄谈!”

 “可是交州、蜀州这些地方的粮食产量高,也是不争的事实!”杜杰像是故意针对一样,继续说着。

 杨琰冷笑:“杜尚书莫非是真不知?交州为何会有如此高的产量?其一,他们启动了大量的水运工程;其二,他们早就动用了新式耕田工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其三,他们一年种了两季稻谷,别的地方多半都是只有一季,如何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