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化日记清影无香

第2章、3.20日术前检查


有病就得治。

 3月20日,天气晴朗,气温也高起来了。与确诊接踵而至的就是术前检查。

 我住的是六人间病房。医院里的深夜在六人间病房此起彼伏的呼噜声中显得格外诡异。

 各床病情不同,病人及陪护家属的心情也各异。我是37号,临床38是济南柳埠的一位中年妇女,脸色暗黄,严重贫血,据她说自己为了挣钱,舍不得请假,一天天坚持下来,病情愈发严重。

 39床是一位来自济阳的71岁老人,说话利索,因子宫脱落而不得不做切除手术。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在济南上班,据她介绍两个儿子都是某国营大厂的领导,女儿是售货员,但是女婿是某公司领导。挣钱不少,还把孩子送去了美国读书。她的丈夫在53岁时就因脑出血瘫在了床上,到现在已经快二十年了。她自己一直独自一心一意地照顾着老伴儿。而今自己住院,她最挂念的还是自己的老头子。

 我的对面是来自聊城开发区的一位58岁的陈大姐,满脸沧桑,如果不是看她的床头卡,我还以为快七十了呢。她的丈夫是一个中等身材,壮硕无比,红光满面的农民。据他丈夫自述,他只读过一两年书,学到的东西也早已还给了老师。不识字,成为了最大的出行障碍。在医院里不会使用手机缴费,现在医院大都是网上缴费,不收现金了。他夫妻俩个是坐着黑出租,从家里直接送到千医的。住院费是他在济南的一个亲戚帮着交的。之后,让自己的两孩子再去还亲戚的钱。这位陈大姐兄弟姐妹六个,三个女孩子都没有上过学,都是不识字的。她满脸的皱纹,操着一口方言,说起来自己的患病她一脸苦相。我问她一个字也不识吗?比如“男”“女”“东西南北”等,她摇着头笑着,真的记不住呢。陈大姐夫妻都是农民,现在地里的农活不多了,都是机械化了。陈姐的丈夫都去聊城一个铁厂打工。他说,在厂子里打工时间长,很累,还很危险。说着说着他把自己的右手伸了出来。我一看吓了一跳,他手指的食指和中指少了一截。“看,手指头就是上班时不小心被机器轧去的,”我的心里真的是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同情还是难过……转而一想,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哪个人活得多么容易啊!当然也包括我的仙去的母亲。从早到黑地劳作,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从土里刨食,是没有哪一天是好好休息的。这就是农民的生活。现如今的农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