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沈家往事(第2页)
那小妾端的是狐媚子样,迷的汉子五迷三道的,又是嘴甜会哄人心的,哄的那老子娘愈发看不上她来。
就这样,在家为奴为婢,还要受三方子的气,人也就早早去了,留下了个小姑娘。
后来听说那个小姑娘十三四岁的时候,她爹就给她找了个农户嫁了,在后来就没了音信。
可怜了她大伯一家,养了十几年的姑娘,半点福没有享到,还白发人送黑发人。但是他们当时没钱没势只能咽下这口气了。
思及此处,曹红叶叹了一口气,当初沈乐月嫁的时候她就担心这种事情。
虽说,崔家就在本家,但是身份地位相差太多,一个是有了功名在身的秀才,一个只是泥腿子家的姑娘,这不的不让人担心。
好在,崔家是明事理的,他们家儿子虽是秀才,但是这些年供他读书,家里的银子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虽说是有本事能找户富家小姐,但光彩礼能不能拿出还是另说,就那富贵人家的小姐架子,咱能不能摸下来才是主要的。
如果两方有一方脾气大,要是想让日子过下去,那另一方就得忍让,她儿子是个脾气软的,她自然舍不得儿子受气。
于是就歇了找个富贵人家的心思,但是太穷的人家也不行,到时候成了亲还要想着法子接济娘家人,那她儿子得挣多少银子才能养活一大家子?
所以崔母就把眼光放到了同村的沈安家身上,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人家,但是家境也算是殷实,只有两个儿子,不用大张旗鼓的拿太多彩礼,但是又不缺兄弟帮衬。
而且他家姑娘因是同个村子的,知根知底。虽说姑娘家性子泼辣些,但是难得的是沈家教养的好,崔母越看越喜欢,这眼瞅着媒婆都要把沈家的门槛踏破了,崔母也着急起来。
曹红叶一开始也没想到崔家能来提亲,毕竟光秀才这个身份,就不是他们能高攀的起的。而且又有她本家妹妹的例子在前,她可不会做出攀附人家的美梦。
所以当下就拒了一次,她宁愿让自己的闺女找个穷苦些的人家,只要待她好,婆家不让受气,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就像她跟沈安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