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在古代搞绩效?

 有了父皇的撑腰,姜姜更加大胆。 

 当天回去,和母妃靠着脑袋叽里咕噜了一宿,成功地搞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姜国朝堂官员绩效考核表(初版)。 

 往朝堂上一放,成功的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些年轻官员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 

 那些已经进化成狐狸的老油条们,纷纷以惊愕且复杂的目光,看向站在最前头的太子殿下。 

 这么矮的一个人,是怎么想出这么损的方案的? 

 官场上向来有论资排辈之说。 

 这不是摆到明面上的规矩,却是众人心照不宣的规定。 

 当一个部门有新人来的时候,新人自然而然的要负责最复杂最费力气最繁琐的工作,把原本负责这一块的老人拯救出来。 

 媳妇熬成婆,老人终于可以松一口气,淡定摸鱼了。 

 摸得久了,甚至会丧失应有的工作能力。 

 所以全国各地,基本上都有占着位置不干活的官员存在。 

 那他们的活给谁干呢? 

 有良心一点的请一个师爷,每个月花上几两银子请人干活,算是花钱消灾。 

 没良心一点的,直接把活分配给下头的新人去做。 

 一分钱都不用掏,出事了还能让人背锅。 

 一箭双雕啊! 

 这并不只是姜国的陋习。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隐藏在暗处见不得人的规定,无奈遵守的人太多,新人纵使并不情愿,在强权的压迫下也要去执行。 

 辛辛苦苦干一年,年底一看工资。 

 哈哈! 

 倒贴上班。 

 这样的现象,姜姜还是从那位住在丞相府里的老先生嘴里听到的。 

 秦申如在外头办了那么久的事儿,也有所耳闻。 

 这怎么能行? 

 年轻官员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怎么能受这样的职场潜规则的压迫呢! 

 我们必须把他们拯救出来! 

 于是母女俩大手一挥,绩效表横空出炉。 

 无论是年轻官员还是老油条,不管是九品芝麻官还是一品大员,都要遵守这项规定。 

 并且绩效与工资挂钩。 

 这不仅能够解决官场上老油条摸鱼混日子的问题,还能促进官员内卷,增强我国官场的清正廉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