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又遇熟人(第2页)

 段书瑞按照陈伯的要求写了好几篇叙事诗。作诗的时候,他既参考了晚唐的时代背景,又结合了自身的经历,写出来的诗竟然得到了其余三人的一致好评。陈伯说他很善于调动他人的情感,段书瑞心里不禁吐槽道:师傅,您是只夸抒情,用词押韵什么的一概不提啊!您这不就是变相的说我技术不够,情感来凑吗?但他知道陈伯的个性,这老爷子是绝对不会说违心话的。他仔细对比了一下最近写的诗和之前写的诗,发现自己还是取得了长足进步。有进步就好。只要每天都能进步一点,他或许就能更早摸到乡试的门槛了。

 除了写诗之外,段书瑞在写文章上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这和他爱去书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书肆里的藏书又进了一批,其中竟然有不少有关科举考试的资料。他已经和书肆老板混熟了,因此每回进新书老板都会提前一两天告诉他。他得知消息后,就会带好纸笔和便携墨汁,准备去摘抄一些对自己有用的文章。

 这天,段书瑞如同往常一样来到书肆。刚踏进门口,便看到一个有些眼熟的身影。他揉了揉眼睛,有些怀疑自己看错了。谁知那男子抬头看到了他,三步并作两步的向他走来。段书瑞有些想避开,但转念一想还是止住了后退的步伐。

 “恩公,咱们又见面了!”男子笑着打招呼,俨然是他救下的落水男孩的父亲。

 “你好。”段书瑞并不想和他过多的交流,“我还有书要看,就不叨扰先生了。”说完,他就径直往一旁的书架走去,没有理会男子。

 谁知男子并没有见好就收,而是一直跟在他身后。段书瑞不咸不淡的看了他一眼,他才发觉自己的失礼:“公子,实在对不住!我是个粗人,那日看到你牵着孩子,头脑一热就……还望公子大人有大量,原谅我的失礼!”

 他声音太大,引来了一些顾客的注意。段书瑞不由得皱起眉头,他压低声音,用只有他二人能听见的声音说道:“那件事,我从未放在心上过。反正嘴长在别人身上,我又不能阻止人们畅所欲言。而且我救人,本就是发自内心,不是为了让别人感激我。我还有事要做,就不和先生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