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真才实学(第2页)

 “段兄,你需要纸笔吗?”张之禄笑着问道,他的笑容里带有一丝玩味,这让段书瑞有些不快。

 “当然。”

 崔景信的话适时地出现在他的脑海之中:段兄,你得争取在众人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

 他的嘴角弯起一个不易察觉的弧度——写就写,谁怕谁!写好后自己还要大声读出来,给这群古人一点震撼!

 大脑飞速运转着,他用笔蘸了点墨水,慢条斯理地写起来。首先需要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以成败论英雄’是不可取的。”

 不管赞同或是不赞同这个观点,都需要拿出足够的事实论据才能说服众人。

 众士子在底下小声地议论:“这还用考虑吗?成王败寇,成功者肯定是英雄啊。”

 “兄台,此言差矣。诸葛孔明‘出身未捷身先死’,你敢说他不是英雄吗?”

 段书瑞对这些讨论充耳不闻,只专注于自己身前的这一方天地。

 要想要表现亮眼,用时自然是越短越好。他简略地在白纸上打着草稿,还用上一些只有自己才能看懂的符号。

 一盏茶的功夫,快到桌上的酒还没喝完,他就已经写完了。

 “接下来,我来讲一下自己的看法。”段书瑞将笔放回笔架,双手捧起白纸,“在下认为,‘以成败论英雄’是有失偏颇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许多英雄在历史的舞台只是昙花一现,最后归于沉寂。真正为后人称道的,往往只有人物身上的崇高精神、英雄气概……”

 段书瑞声情并茂地讲着,底下一片安静,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听得见。

 直到他讲完,大多数人都是呆呆愣愣的,仍然沉浸在他方才那番话里。

 段书瑞看到众人的反应,满意地勾起唇角,露出运筹帷幄的笑容。

 在一开始,他就明确指出影响成功的要素有很多,“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一些人成功并不是由于自身多么优异,而是占据了各种客观条件;一些人失败也不是因为自身不够优秀,而是没有占据足够多的客观条件。就比如临死前感慨“既生瑜何生亮”的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