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官员考课(第2页)

 但他绝不可能将心中所想如实告诉她,这样讲太过暧昧了。“天理人伦”像一把巨大的弯刀高悬于他的头顶,他战战兢兢,惟恐自己稍有不慎,弯刀就会斩落,最终害人害己。

 鱼幼薇看着他的笑容,不知为何有想掉泪的冲动。她赶忙背过身子,仰头看向天花板,笑着说道:“先生,我不会弹古筝,您这笔钱花的真不值当。”

 段书瑞奇道:“你不是说你那位洛阳的朋友会弹吗?让她教你不就得了。”

 鱼幼薇被他堵得哑口无言,挠了挠后脑勺,果断决定转移话题:“先生,您最近好忙啊,是在准备什么考试吗?”

 段书瑞面色一僵——还真给她说中了。

 唐代的官员向来是“每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马上要到年底了,他们这批京官就要面对上任以来最不愿面对的考试——“官员考课”。

 官员考课,也叫做磨勘,由吏部的考功司主持,考课标准是“四善二十七最”。“四善”即“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解”,简单来讲就是要符合“品德端正、为官清廉、处事公平、勤政不殆”的基本要求。“二十七最”即按官吏的类别和职能分成近侍、礼官、方术、市司、牧官和镇官27类,每一类都有具体的考核标准,是评判不同类别、不同职能官吏依据的细则。像“辁衡人物,擢尽人才,为选司之最”,就是对主持选举官吏的考课标准。

 考核结果以官员所得“善”、“最”列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四善为上上,无最二善为中上,居官谄诈、贪浊有状则为下下。官员们会根据考课等第进行奖惩,考在中上,每进一等,就会多发三个月的工资;中中考,则还是发和原来一样的工资;中下以下,每退一等,就会扣发三个月的工资。

 “先生、先生,您怎么老爱发呆啊?”鱼幼薇伸手在段书瑞面前晃了晃。

 “哦,没什么。”段书瑞回过神来,“后面是有一场考试,不过你放心吧,我应付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