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密议(第2页)

 “这就是过去几个月杨太尉行陶朱公之事的原因?”李儒问道。

 “是的,我的父亲需要钱,需要很多钱。”杨修回答说。

 “我父亲之所以能够统御洛阳,因为他和那些世家大族都已经划分好了各自的利益和职责。”对于这件事情杨修并没有什么隐瞒,除非一把火烧掉洛阳,不然那些在洛阳的世家大族是一个怎么样都绕不过去的门槛。

 “结果人的欲望是没有穷尽的,那些世家大族开始慢慢侵吞朝廷的利益,但是我的父亲因为需要他们的帮助而只能默许他们的行为,虽然现在这件事情上看不出任何的端倪,但是久而久之必然会成为祸端。”杨修道。

 “而更令人担忧的则是现在的陛下。”杨修说到这句话的时候声音低沉了很多。

 “陛下?”李儒打断道。

 “是的,陛下。”杨修回应道。

 “作为君王,如果一个君王有大才而有大志,那么他一定可以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高祖、武帝和光武就是这样的人物。”杨修道,“一个君王有大才而无大志,必然是一个守成之君,文帝、景帝就是这样的人物,一个君王无大志而也没有大才,惠帝和章帝就是这样的人物,他们虽然做不到文景之治,但是也依然可以使得朝廷平稳。”

 “但最为可悲的就是那些有大志而没有大才之人了,有大志他们就想要做一些事情,而因为没有大才,却不知道该做什么样的事情,有时候错误的事情会让事情变得更为的糟糕。”杨修道。

 虽然杨修并没有指出究竟是谁有大志而没有大才,但是他的话语指向性很强,差不多已经将这个人的文牒报了出来了。

 “这位志大才疏的人开始拉拢洛阳的大族,想要增加在他们之间的影响了,许下了一个又一个的诺言,或许在我的父亲计算下至少需要二十年才崩溃的局面,在他的努力下两年到三年就可以达成了。”杨修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