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刺杀


董仲颖在洛阳的生活过的并没有在长安过的快乐。

 一方面是因为之前的战乱,洛阳并没有长安这样的繁华,许多行业没有恢复,让他平时休闲的乐趣少了很多另外一方面,他在洛阳需要处理的事务更多。

 有不少人前来拜访他,而且拜访他的人很多的身份都非常高,需要董仲颖亲自处理。

 另外就是他的事务多了很多,突然多了不少朝廷的事务需要他处理,幸好他的幕僚够多,够优秀。

 尽管当年盖勋说过不愿意为董仲颖效力的,但是不知道远在西域的王允和长安的杨彪是如何说服他的,盖勋从金城郡跑到了洛阳来帮助他,替他处理朝廷的事务和一些杂务。

 董仲颖简单的文书问候由王粲处理,虽然他其貌不扬,但是写出来的文字却非常的漂亮,尽管董仲颖看的不是很懂,但是很多人都说好,那就是真的好了。

 蔡邕负责和那些名门大族打交道,到现在,董仲颖都没有明白,为什么蔡邕这样的人会愿意投入到他的麾下。

 之后的有一次,杨阜曾经因为这个问题问过蔡邕,认为他是一个名声在外的大儒,为什么甘愿替董仲颖做事情呢?

 蔡邕是这样回答的:“现在的朝廷颓靡不堪,整个大汉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战乱席卷了整个中原。”

 “在所有人之中,我认为唯有董仲颖才有可能平定整个天下。但是董公性格刚烈而出生边地,对于朝廷没有过多的敬畏,我害怕他将来犯下大错,所以才会在他的身边辅佐于他,希望能够时时劝解于他。”

 杨阜对于蔡邕的回答久久没有回应,他知道,自己到了将来的某一天或许也会遇上同样的选择。

 作为一个相国,董仲颖还有其他的事情,那就是巡视整个洛阳。

 这个任务是盖勋“派”给他的,盖勋认为,现在的洛阳处于崩溃边缘,必须要安定人心,而现在深宫中的陛下肯定不会出来安定人心的,那就需要另外的人前来安抚整个洛阳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