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巅峰:祁同伟的仕途人生爱吃香辣素牛肉的黄筌
第413章缩减财政供养人员(第3页)
就拿船来说,当初有人说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他是怎么说的呢?造船即便花再多的钱,但这些钱全都留在了国内,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
买船或者租船看似花了很少的钱,但这些钱却流出国内,进了人家的钱包,长此以往,我们国家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将不可估量。
若是后来的领导们都有如此认识,那么我国的科技绝对能够比现在前进十年。
试想,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国家就独立研制出了自己的核武器,并把卫星送入太空。
若是真能有此认识,重视科技的投入,又怎么可能制造不出小小的芯片呢?
归根结底,这还是因为对于某些关键技术和产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所致!
死刑以祁同伟的能力是没办法恢复的,但他却可以进一步加强对贪污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以起到强大的震慑作用。
同时,他还决定循序渐进地控制并减少新招录公务员的数量。
就在不久前,祁同伟亲自到基层去开展调研工作时发现,在一个总人口仅有17万左右的小县城里,居然有着超过1万2000多名依靠财政供养的工作人员。
仅仅只是这一万多人每年所需支付的工资总额就高达十几亿元之巨!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以及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的平均寿命正在逐渐延长,退休人员的数量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如果此时不对财政供养人员的规模加以有效控制和约束,那么用不了多久,必然会重蹈北宋时期“三冗”(即冗官、冗兵、冗费)的覆辙,大量的财政供养人员将会成为阻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沉重包袱。
在祁同伟看来,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而且他认为有些单位根本无需那么多的工作人员,就拿这个小县城来说,几乎相当于16人供养一名政府工作人员。
他觉得自己若是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节省下来的钱,绝对够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