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萧平安,你要是不写《黄鹤楼》,我可要发飙了啊。

 最后一句落下。 

 场上,爆发了响亮的喝彩声。 

 “彩。” 

 “好彩。” 

 “牛逼啊。” 

 “郝通公子,不愧是京城第一才子啊。” 

 众人大声称赞。 

 郝通露出谦虚的笑容。 

 看着一个青衣中年人说道:“小子作完了,还请苏先生点评一番。” 

 这个中年人身材瘦削,长得平平无奇,眼睛却很是明亮,他就是大乾最有名的诗人,也是大乾八大家之一的苏便宜,字公瑾。 

 苏便宜,苏公瑾。 

 苏便宜摸着胡须,笑着说道:“郝公子的这首诗,我除了说好之外,真的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我相信,在场的各位,有一个算一个,都不可能在这首诗里,挑出什么毛病来。” 

 “但,固然已经很好了,我还是要再称赞一下这首诗,可以这么说,自古以来,写黄鹤楼的诗,有不少,但,我认为到目前为止,写的最好的就要属郝公子你的这首了。” 

 说到这里。 

 苏便宜有些唏嘘的说道:“真的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啊,以前我还觉得你的身上,欠缺了一点儿文气,作的诗,没有什么大成的作品,但是,这一首,是真的有了。尤其是最后一句,简直是点睛之笔啊,你用它表达了自己对长笛声的喜爱。” 

 “表达了一种追忆往昔美好时光的感情。”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美丽的长笛声,穿透了云霄,仿佛是来自远方,又仿佛来自于远古,多美啊!这表达出了一种,作者让我们不要忘记曾经苦难、艰难的愿景啊。” 

 “让我们知道,现在的幸福时光,都是靠先辈们努力换来的,所以,诸位,请大家要共勉,全心全意的建设自己的国家啊。” 

 “谢苏先生赐教。” 

 “不,你们应该谢郝通。”苏便宜笑着说道。 

 “谢郝公子。” 

 郝通连忙道:“小子惶恐,小子惶恐啊。” 

 妈的,连大乾第一诗人苏公瑾,都说郝通的这首黄鹤楼,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想必。 

 这一次,萧平安输定了啊。 

 所有人的目光。 

 都看向了萧平安。 

 萧平安还在吃。 

 我艹。 

 众人露出古怪之色。 

 不得不佩服,这个萧平安的心,真的大。 

 居然还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