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与罗马云霞漫山河

第1章 何时,何地,何人?(第3页)

 这里叫个什么康居?这里位于康居的东面,居然是匈奴人的势力范围。

 大汉居然还在,他们是都护府的仆从营的营人,三个月前被匈奴俘虏,卖为奴隶,被这个康居的小部落买下。

 本来一次性卖过来的有三个汉人,袁华(这一世也叫袁华),崔力和罗老大。罗老大在一个月前,得了一场大病,不久就死了。他临死前,是一声声喊着“大汉,大汉,回大汉啊!”咽气的,就埋在不远处的草地里,那里有一根矮矮的木板。

 罗老大是马夫,本来在这里养马;崔力以前在汉军里就是木匠,所以这个康居部落让他做些木器活;而袁华以前是个铁匠学徒,现在是牧奴,这个羊圈里的羊本来归他放牧。

 他们若不是有点手艺,早也被匈奴人砍了,扔在荒野里喂了狼!

 前几天,两人想着罗老大,最后死在了这里,魂都回不去大汉!两人说着说着,就泪如雨下,于是决定连夜逃跑!

 可在这片荒漠和草原上,人哪里跑得过马?

 最终还是被部族追上,两个人被狠狠地鞭打,才成了今天的样子!

 大汉?

 康居?

 大汉永初元年?

 袁华觉得自己快疯了!

 父母怎么办?

 我的身体在哪里?

 我怎么回去?

 他抚摸着羊圈的枯木栏杆,上面有三条划痕,今天是第三天,他伸出右手,紧紧的握着木杆,努力挣扎,慢慢的站了起来。

 旁边正在吃黑饼子的崔力,看着袁华一点点站起来,泪如雨下,嘴里自言自语道,“站起来,好!站起来,好!”

 崔力看上去是个中年汉子,人却极为简单纯朴,他自幼在安西的小军寨里长大,多的是军户的豪爽和豪迈,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袁华昏死的时候,崔力就想着,“若是这娃死咯!俺也不独活!”,他会挣扎着活下来,就是为了护着这个娃。

 这娃子,是汉人的种,如果能救活,就不能看着他没人管,不能留他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活着。

 袁华扶着栏杆站着,看着夕阳下的原野和远处的山脉,微风缭乱了他满头的乱发,头发间的草子儿被风吹的零落。

 春日的风还带着寒意,袁华在春风里轻轻的抖着,他转身看向东方,那里已经陷入黑暗。

 他在想,“先活下去,崔叔把我救活,要带着崔叔活下去!一定能找到办法回去,把崔叔送回大汉,自己也要回去自己的时空!”

 远处,有几个人赶着羊群,口里喊着不知名的号子,数百只羊群,漫过金色的山坡在向着这边过来。

 崔力站起来,说道,“娃,你身体刚好,先躺下,风寒!”

 袁华转头,他现在不知道自己的容颜。他现在,很年轻,很年轻,大约也就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瘦弱,微微颤动的身体,如同一株荒野上蒿草。

 他笑着对崔叔说道,“崔叔,我们先养养身体,总能回去的!”

 崔力没说话,他再次蹲下,默默的在草堆里啃着黑饼,轻轻擦了擦眼,啥也没说!

 袁华看着崔叔,一个人蹲在那里抹眼泪,他知道,因为崔叔说过,死也要死在汉地,投胎也要投个汉家儿郎!

 汉人啊,自古以来便极为看重“落叶归根”这一传统理念!

 对于每一个大汉子民而言,如果不幸客死他乡,那么他们的魂魄将无法回归故乡,如同那飘零的树叶无法重回滋养它的大地。那些命丧异乡的孤魂野鬼,将会永远迷失在陌生的路途之中,再也找不到归家之路,甚至连自家的大门都难以辨认了。如此一来,下辈子、下下辈子呢?恐怕也再无可能成为堂堂正正的大汉之人啦!

 这种观念深深地扎根于汉人的灵魂深处,无论身处何方,始终铭记着对故土家园的深深眷恋和牵挂。

 袁华并不理解汉人的执念,他就是纯粹想报恩,他就他娘的不信,山水相连,老子这一生就回不去大汉了?

 他再次看向东方,他就不断的告诉自己,先忍耐,苏武也牧羊十九个寒暑,十九年后不也能回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