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与罗马云霞漫山河

第24章 新的家园(第3页)

 春耕开始了,工匠们将去年做的曲辕犁都拿了出来,上百头牛驮着犁在土地上耕耘,刘玉带的种子和阿兰人给的麦子,都被种在广阔的大地上。

 砖窑,炼铁炉,风车,水车,拔地而起。

 到八月,所有的人都有了自己的房子,虽然还是六个人一间,但很多人都是第一次住“房子”,这两个汉字,很快就朗朗上口,人人都会写,也会读了。

 为了不破坏草原,不进行游牧式的生活,不奴族养羊的方式也很奇怪,他们用人力割牧草,来喂养羊群。

 这是迁徙途中,人们发现的,牧草被收割后有几捆一直遗忘在牛车里,结果拿出来时,马牛都抢着吃。于是,在过去的半年里,他们发现将青草卷起来,堆放在仓库里放上一个月左右,牛羊吃过会长的更好。

 而且这样做,羊不会吃草根,第二年,草长的跟第一年一样茂盛。

 两个人,一个曲辕犁,配合一头牛,一天能耕耘十亩地。他们连续耕作了十二天,一百架曲辕犁在田野中,耕种了一万两千亩土地。

 刘玉抚摸着曲辕犁说,“这犁真好!这样的耕种规模,我在乌孙部从未见过。”

 袁华问了一个傻问题,“一亩地能出多少粮食?”

 刘玉说,“生地,第一年大约是一百二十斤左右。”

 袁华就蹲下来,用奇怪的数字在计算,“120乘以亩,嗯。。。等于720吨!”

 刘玉问道,“什么是吨?”

 袁华说,“就是两千斤!“

 然后,袁华抬头继续问傻问题,“一个人一年要吃多少斤粮食?”

 刘玉想了想说道,“不饿死至少需要八百斤,要吃的饱一点需要一千斤”

 于是,袁华低头又拿着小石头,在计算,“我们有2156人,一年要一千斤,也就是五百公斤,半吨!720吨?等等,只能养活1440人?”

 他抬起头说道,“不够啊!还要种!”

 刘玉低头思索,她说道,“不知道会不会误了农时?这地方我也是第一次来,对于粮食的耕种时间,不太确定!”

 袁华可不管那么多,他对着旁边人下令道,“换人换牛,再种两万亩”。

 然后,又对大汉工匠说,“设计一个引水渠道和鱼塘,要保证干旱时,能够保证灌溉。”

 大汉工匠对这个熟悉,他点头答应,“我立刻去安排人手”。

 突然,袁华没头没脑的又问刘玉,“你有稻谷的种子吗?”

 刘玉摇摇头,“只有麦子和黍米”。

 袁华很气馁,他想吃米啊,要求很过分吗?

 他站起来,指着里海对面说道,“等老子有空了,杀回大汉,吃米饭!”

 所有人都笑了,这是他娘是一个怎样的吃货!

 新的犁很快就造好,十三天以后,亩耕地全部耕耘完。

 刘玉才对袁华说,“你那天算的不对!”

 袁华想了想,又蹲在地上算了算,抬起头说道,“没错啊!“

 可刘玉咬着嘴唇说道,“我们还有那么多牛羊?你算了吗?”

 袁华一拍脑门,他没算过,去你妈蛋,我就不是管农业的料,明年换人!

 老子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