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与罗马云霞漫山河

第36章 工人和军人专政(第2页)

 同样,他们也一起分享所有的产出,现在开始,任何产出都将进行分配。

 政府留存所有物资的百分之二十用于部族建设,新移民的安置,战争开销。然后剩余的部分,他们在用一种不奴族自己做的铁钱来进行部落内部的自由交易。

 工作,没有贵贱!他们按照劳动产出来计算,各个工头们都会报出相应的人天,比如打一百斤鱼需要多少人天,比如砍一个碗口大的树需要多少人天,大家商议好之后,然后按照物品产出,和人天投入,来负责给各个生产环节的小队结算铁钱。

 这些铁钱可以购买,领地里所有的产出,这样就能繁荣市场,也能按照族人的需要进行分配。

 早期,为了繁荣经济,袁华想出了一个坑爹的招数,铁钱每年会换一个模具,每年必须用完,不然第二年作废。

 于是,没有人会存钱,只要有了钱就去买东西,就算有人存钱,也会在年底用完,不然那就是蠢货。

 这就像消费习惯,袁华希望所有人都把货币换成实物,无论是粮食,陶器还是牛羊,钱只有流动起来,才有意义,不然埋进地下,那就是浪费资源,是对生产力的极大浪费。

 这么做,带来了一个袁华也想不到的奇怪效果,那就是在那些俘虏看来,不奴族的族人每个月都能购买大量物资,每家每户都过的很好,这让他们羡慕不已。

 在这个宁静祥和的小镇里,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悬挂着一条条色泽金黄、香气扑鼻的咸鱼。这些咸鱼经过精心腌制和晾晒,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美味可口的佳肴。不仅如此,许多家庭还养着可爱温顺的羊羔,它们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欢快地奔跑嬉戏。有些较为富裕的家庭甚至会共同出资购买强壮俊美的马匹,用于日常出行或者运输货物。

 在这里,粮食充足且供应稳定,居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前往指定地点领取。因此,这片土地仿佛被上天眷顾一般,看不到丝毫贫穷与饥饿的影子。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个个精神抖擞、面色红润,他们迈着轻快的步伐,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孩子们在街头巷尾追逐打闹,老人们则坐在门口晒着太阳,悠闲地讲述着过去的故事。整个小镇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宛如一幅美好的田园画卷。

 身体不好的人,残疾的人,也被分配了力所能及的工作,产出虽然不多,但部族会适当补助,生活其实也很好。

 这些人赶不上罗马和帕提亚的贵族,可对比起来,普通人拥有的物资,已经远远超过了罗马和帕提亚的平民,更不要说一无所有的奴隶。

 同样地,伴随着海上贸易如火如荼地开展,高效率的生产力犹如一台强大的引擎,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大量琳琅满目的商品。这些商品不仅种类繁多、品质优良,而且数量惊人。它们通过商船的运输,漂洋过海抵达各个港口和城市,然后在热闹非凡的市场里找到了自己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