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初遇粟特商队(第2页)
草海起伏,如同海浪,他们无数支如同劈开海浪的利箭,一往无前。
远处,视线中突然出现了一支庞大的牛马商队时,他们的心情瞬间被点燃了。商队由数百辆装满货物的马车组成,护卫队在队伍的两侧缓缓移动,扬起的尘土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光柱。
对于草原民族而言,商队的出现意味着财富、交易,信息和故事,阿拉什挥手让所有人停下,让身边的士兵将不奴族的旗帜竖起来,迎风飘扬。
然后,在对方也摇动旗帜时,才带着袁华几人,单独踏马缓缓朝着商队而行,这样是为了显示自己并无恶意。
吆喝声不断响起,车队停下。粟特人的卫队让开一条路,让老阿拉什,袁华和古尔丽进入车队的中央,那里有一面火焰旗,是粟特商人的位置。
二十个粟特商人已经下了牛车,在那里等待。
袁华远远的看着他们,有些是西方人的面孔,有些又是东方人的样子,看来这是一个混合了不同血脉的民族。
他们穿着简单而朴实,并不是后世那种商人豪华奢靡的样子,除了皮袄很新,样式好看一点,倒也没有其他太多的不同。
为首的中年粟特人,笑盈盈的用粟特语高声笑道,“欢迎你们,我的朋友,粟特人向你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而身边又有两人,用大月氏语和匈奴语说出同样的话语。
袁华能听到大月氏语,这和康居话是一样的。
阿拉什下马,走上前去,用粟特人的语言说道,“愿阿胡拉·马兹达(拜火教里的善良之神)的光,永远护佑你们,我的朋友们!”
袁华和古尔丽一直没有说话,他们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大商队,就在一边静静的看着,听着。
这个商队的头领,粟特人夏尔多,他的眼睛不知见过多少人,眼光何其的老辣。
面前的三个人,从他们战马的品质,金属甲胄的做工,大而奇特的弓,以及那把黑色的锋利战斧,能看出来,他们绝对是来自一个实力雄厚的大部落。
而且,老阿拉什的问候,是粟特人朋友之间的问候,这代表这个人熟悉粟特人的一切。
夏尔多,热情的走上前,为阿拉什介绍起随行的各个粟特人。
一直介绍到一个叫做康石的中年人,阿拉什问了一句话,“你来自邵武九姓?”
中年人吃惊,连忙鞠躬道,“我的家族确实是邵武九姓。”
粟特人中的东方家族在中国史籍中被称为“昭武九姓”,包括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等九大家族。这些家族以马拉坎达城为中心,在丝绸之路上扮演了重要的“中间商”角色。
这九姓是大月氏昭武部发展而来,他们原居住在祁连山以北的昭武城中。后来匈奴攻占邵武城,他们远逃西域。攻占了粟特人一部分领域,称为康居,久而久之,他们的文化也成了粟特人的一部分。
老阿拉什笑道,“我以前是休密部的大月氏人,我们同源!”
大月氏的五族,根据历史记载,分别是休密、双靡、贵霜、甘顿、都密五部翕侯。这些部落在大月氏西迁至中亚地区后,形成了大月氏的主要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