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与罗马云霞漫山河

第132章 匹敌罗马的文明(第3页)

 箭羽的作用是稳定箭在飞行过程中的姿态。传统的箭羽多为羽毛制成。羽毛在干燥状态下,其结构轻盈且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但在下雨天,羽毛会吸收水分。水分会使得羽毛的纤维膨胀、粘连,原本蓬松的羽毛会变得湿哒哒地贴在一起。这就破坏了箭羽的空气动力学结构,箭在飞行时,由于箭羽无法正常地引导箭的飞行方向,箭的飞行姿态变得不稳定,容易在空中翻滚,就像没有舵的船在水面上漂浮一样,很难准确地到达目标位置。

 罗马人真的来了,在阴沉沉的天光里,在闪电和暴雨的海洋里,罗马重步兵和骑兵全部杀了出来。一万两千人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散开来的冲击阵型,在大雨之中,他们端着盾牌,拿着罗马短剑和刀,扛着楼梯冲了出来。

 闪电不时照亮,原野上那些密密麻麻罗马人的盔甲和盾牌,哗啦啦的雨声都盖不住近处,上万罗马士兵冲锋时的吼叫。

 这一刻,就算吹号,大雨磅礴雨声也会遮挡住号声,几百米外就难以听见。

 所以,无法召唤在外的一千人。

 乞力和刘行要依靠营地里的五千人,防御冲过来的一万两千罗马士兵的攻击。刘行一边让投石机开始抛射散弹,一边在车阵之间游走,不时拍着士兵的肩膀。

 而乞力则站中央的小亭子区域正中,静静的站在战鼓旁边,等待刘行发出弩弓发射的命令。

 即便重弩在此时只能发挥出中弩的水平,可中弩装金属弩矢,一样能在五十米洞穿盾牌和盔甲。

 唯一的问题是金属弩矢,他们每个战士只有二十支。

 棹刀都依靠在车阵之上,只要弩矢射完,他们会立刻转变为大刀兵。

 雨越下,越大!

 刘行再次跳上战车,从射击孔看出去,什么都看不清,罗马人可能在抛出钩爪,合力将拒马拉开。他能看见三十米外的拒马被拖开。

 刘行没有喊,因为中弩金属弩矢射百米,威力不足。

 他在等,等敌人逼近五十米。

 虽然这非常痛苦,但他必须等。

 可罗马人在八十米就已经开始投掷,他们的投矛能够投出一百米的距离。

 不断有罗马投矛飞入营地之内,也有人不幸刺穿,惨叫声在瓢泼的大雨声中断断续续的响起。

 闪电落下,雷鸣声在众人耳边炸响,刘行的叫声和乞力的鼓声响起。

 这诡异的大雨和闪电里,拼命击鼓的乞力只能听见雨声,只能看到不断有影子爬上车阵,不断向后倒去。

 而车厢后希耳刘行,则满耳朵都是附近车厢的叫喊声和厮杀声,哗哗雨声和隆隆鼓声。

 刘行一发投矛,将一个登上车顶的罗马士兵射倒,向着外面栽倒,他抹了一把雨水,大声骂到:“来啊!来啊!”

 罗马人真的狗急跳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