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与罗马云霞漫山河

第195章 非洲前进城(第2页)

 人们刚刚经历过战乱,于是十五个外围的部落,先学习第二层城墙,最开始就住在帐篷里,优先建造排水管道,引水渠和三米高的木头城墙。

 这就像什么?袁华如果在这里,他一定认识。。。这就是俄罗斯城堡套娃?

 既然,这城市自己就这么建起来了,这个前进基地,就慢慢变成了人们嘴巴里的“前进城”。

 不奴族作为最早,也最为强大的族群开始整合所有部落。

 船上的舰长,四个白马少年,军事长官,执鞭者召集所有的部落首领进行了会议。

 向他们宣读了不奴族的法令,每个部落挑选出四个人,分别是军事指挥,最好的工匠,知道一点医学的巫师和一个最德高望重的老者。

 分别加入军事,匠师,医学和执鞭者队伍,开始分配周边的田地,教导他们耕种,带领他们制作简易海船,带领他们下海捕鱼,建造砖窑,建造木炭窑,寻找铜矿和铁矿,开挖煤矿,开始一点点建设这个大型营地。

 从最开始的混乱,无序,人们对于如此复杂耕种的不理解,对于集权管理的不适应,甚至发生过冲突。

 到第一次的海船带来大量海鱼,到巨量的粮食收获,按照人头分配粮食,十五个部落的集合城市,才慢慢稳定下来。

 原始部落,最开始的分配都是平均的,这是人类社会面对未知和艰辛生存的自然选择。

 当他们看到,不奴族能够公平分配,他们也就自然认可不奴族的统治权。

 而且,在不奴族的统治之下,生活在一点点慢慢变好,这是人们能够亲身体会的。

 直到寻找到第一个铜矿,金属冶炼业也开始了。

 最开始,留下来的一百人,其实没有真正的金属冶炼匠师。只有两个白马少年,他们曾经在读书时,在冶炼厂做过一段时间的小帮工。

 但高炉是怎么回事,如何加煤炭,如何鼓风,他们有基本的了解。

 于是,这群人就一次次实验,直到第一次冶炼出一点点黄金和铜水,可冶炼出来的铜材质并不坚硬。

 少年知道要加入锡矿和铅矿,将粗铜放入熔铜设备中熔化,根据所需青铜器的用途,按一定比例加入锡和/或铅等元素。一般来说,锡的加入量越高,青铜的硬度越高,但也越脆,这是他们在金属冶炼课上学习过的。

 他们有大汉青铜冶炼《周礼·考工记》的配方表,一个白马少年的本子上有记录:

 “钟鼎之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

 斧斤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

 戈戟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

 大刃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

 削杀矢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

 鉴燧之齐:金锡半。”

 金就是黄铜,问题是锡矿到底长什么样子?这一百个不奴人都没有见过。

 于是舰长开始蛮干了!

 他让人捡来各种各样的石头,只要长的奇怪的,全都用窑烧一烧,溶出各种金属液体。

 然后,将这些金属液体和铜水融合搅拌,不断的测试各种硬度。

 这一实验直接就进行了四个月,终于在公元一一六年的七月,冶炼出了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