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洛阳理学园开学(第2页)
大汉的平民家庭能读书认字,能学的好《论语》,就已经很好了,哪里还能请的起老师专门教数学?
也只有世家子弟,有老师专门教数学,因为家族有田产,有贸易,家族有大量算账的需要,所以会教小孩们一些数学知识。
而古代私塾的老师,也大多数重视历史和文科教育,换句话说,这个时代他们极其重视德育。
就算教数学,也不会有很高难度!
可不奴族的教育,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学科,教材是袁华编的,至少到现代初中毕业的水平。
这其中有二元一次方程和函数的内容,还有一些基础几何知识。
这让袁华看到了两个层面的问题,
其一,大汉的世家子弟居然能解二元一次方程式,这说明大汉的数学有根底。问过学生,才知道世家学的数学是有两本书。一本叫做《算术书》,一本叫做《九章算术》。
初级的《算术书》,约七千多字,有60多个小标题,如“方田”“少广”“金价”等。体例是“问题集”形式,大多数题都由问、答、术三部分组成,涉及整数和分数四则运算、各种比例、面积、体积、负数、双设法等内容。
高等的《九章算术》分为九章,包含246个实际问题及其解法,内容涉及算术、代数、几何等领域,系统总结了先秦至汉代的数学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其二,袁华看到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于理科的不重视!或者说,这个时代“惟儒最贵”,完全没有理科生出人头地的机会。
这是多么矛盾的社会?
一方面,东汉居然有非常完整的数学教科书,居然知道负数的概念,可以应用几何来求取面积已经非常紧精确。
一方面,学习理科,只是偏门,只是一种术,而不是道!道,只有儒学!
袁华有一日和三位道长在学院的树下饮酒,说道:“医学是道吗?”
三位道长说:“当然是道!”
袁华问:“那数学是道吗?”
三位道长默然,他们确实不觉得数学是道,他们都说:“那应该叫做术。”
袁华喝的有点多,人有点飘,他哈哈大笑说道:“数学,是世间的真理!小,可以算人间的米粮;大,可以计算天体是否撞击地球。它若不是道,这世间哪些能算是道?”
他摇摇晃晃的指着天,说道:“若是有一日,天外来星,轰的一声,将天地都被抹去,要其他的道何用?”
三位道长站起来扶着他说道:“袁华,你醉了。”
可门口却有一人说道:“他说的没错,算,应该是道,而不是术!”
门口站着一个中年人,身披皮毛长衣,立于门口。
那人向前几步走入院中,拱手对袁华一礼,说道:“吾乃太史令张衡,近日研读《篝火边的故事》,颇为震动,今日特来见过袁先生”。
张衡今年三十九岁,刚刚根据浑天说,完成浑天仪的制作。
他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知道,地球是球体,且悬浮于空间的人。张衡在他完善的浑天说中写到“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形象地将天地比作鸡蛋,天像蛋壳,地像蛋黄,蛋黄(地)被蛋壳(天)包裹,这种描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是一个球体的思想。浑天仪就是基于浑天说的理论来设计和制造的,能直观地展示出浑天说中天地的关系以及天体的运行状况,从侧面反映了地球是球体这一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