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天送奇才(第3页)
在风力充足的季节,工人们会排出海水,清理水库的沉积矿物,用于其他工业使用。
小主,
在风力不足的时候,海水从最高一层的海水库开始排水,一层层推动陶瓷片轴(陶瓷反腐)的转轮开始发电。
第一个,这样的沿海风力发电系统,就建在山海城外,整整建设了一年,能够带动三个大型工厂同时开工。
但通过这个工程,山海城总结出了很多标准组件,成为沿海山地发电系统的标准。
同时,陶瓷行业被全面带动,人们开始了中华传统陶瓷工艺的科学研究之路。不奴族山海城在完成第一期工程以后,为了不断优化系统。先是向所有不奴族城市的陶瓷工坊下达了测试产品标准,按照海水盐分比例,浸泡一个月之后,用标准重量的钢球从指定位置下落撞击,谁的瓷片能够不破损,谁的瓷片最薄,谁就中标。
这项研究将持续推动,从一个月浸泡试验,到两个月,到三个月,到半年,中标者需要提供陶瓷的制作工艺,并能获得价值一千枚银币的奖励和大匠师晋升资格。同时,这份招标被商队带去了大汉,大汉的各个陶瓷作坊一样可以参加招标,获得一千个银币的奖金并且移民到不奴族能够直接获得大匠师待遇。
谁也没有想到,一年后,大汉居然有十几个瓷器作坊送到不奴族大量瓷片,居然有一家获得了最高的得分。不奴族向他们支付了一千银币购买配方,同时下达了移民邀请函。虽然,这家作坊并没有离开大汉,但是这是第一次,不奴族和大汉携手共同开启研究项目,是一次伟大的尝试。
于此同时,不奴族在希望城开始了有线电话和电报的同步研究。电报是最先成功的,人们利用电机的断开和连接功能,发送断点信号。每次发报员按下,远端的接收电机就会带着油墨笔头向下打印一个小黑点。十六位的二进制数字表开始出现,每十六次点击,代表一个数字。而十六次连续按下,远方会连续出现十六个连续的黑点,代表结束。
二的十六次方,可以代表个字符,去掉结束符,人们将可以传送个不同的文字。
对应两本十六进制的数字字典,远方的人们第一次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里获得信息,有线电报线首先开始在各城市的政府和军事机构之间被不断架设起来。
从公元一一八年起,不奴族开始进入电器时代。
袁华在后来的回忆录中提到,“我的作用其实微乎其微,没有张衡研发的一系列电学标准和检测设备,没有他一生的坚持,就没有电器时代的到来。天送奇才,成就了人类的电器时代。”
而,张衡之后的一生都沉浸在电学的研究之中,他发布了十三个电学理论公式,并且从电子的角度切入,解读原子的结构,为人类电力系统和理论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这并不是最伟大的,他还善于文学。
晚年,他带着三百个学生,开始重新梳理袁华的物理和数学教材。
他的文学造诣,在中国古代的诸多文人之中,也是极其浩大和优美的。汉字在张衡的灵魂里是灵动的生命,他们用更加容易理解,也更加优美生动的表达,向后世的孩子们解释物理和数学之美。
对比这本教材,袁华写的那究竟是个啥?
他离世的时候,袁华哭的像是一个孩子般。
我取张衡先生的一篇汉诗《四愁诗》,与各位读者共享。
希望通过此文,一窥大汉文人的风采,他们的豪迈何曾输于后世之大唐,只是后世读他们的诗词太少: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
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
大汉,威武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