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尔青北上(第2页)
听海员们说,海的对面,那里有无尽的土地。每个人,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能分到五十亩土地和牛马。他们很多人,一生都不曾拥有过这么多土地。
随着一声令下,移民船队缓缓驶离海港,向着外海坚定地航行而去,逐渐消失在海天相接之处。
而尔青却肩负着另一重任,他转过身,目光坚定地望向北方。他所率领的另外三十条战舰,威风凛凛,舰身在晨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泽。
战舰启航,向北进发。一路上,海风呼啸,海浪拍打着船舷。
随着美洲特产源源不断的到来,不奴族需要新的贸易触点,才能消化美洲过来的粮食,皮料,药材和手工艺品。
尔青这一次,将在四个大汉的沿海城市购买土地,雇人建设码头和船只维修 厂,购买沿街商铺,开始建立不奴族在大汉沿海的商业据点。
这四个城市分别是:
番禺:位于今广州,是当时南海郡的治所。番禺凭借珠江水系的水运网络,以及靠近南海的地理优势,成为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冶:在今福建福州一带,是东汉时期重要的造船中心和海港。
会稽:大致在今浙江绍兴附近。
琅琊:位于今山东青岛附近。
尔青便会留下一只海船和船员,他们与当地的官府和百姓沟通协商,购置土地。在那一片片新购置的土地上,他们迅速雇佣当地劳动力建立起码头,船厂和贸易站点。这些贸易站点如同一个个不奴族连接大汉与外界的纽带,不奴族的货物将在这里集散,船只可以得到维修,不奴族的商业信息在这里交流。
但他这一次的目的地,是运送二十六条海轮,共三千九百士兵和大量物资登陆大汉曾经的玄菟郡的故址(今朝鲜清津市)。
袁华让他在那里建一座沿海的城市,名为“北铁城”。
尔青手里有一个地图的标记点,大约在今天清津西北面的茂山,袁华说那里有可以供不奴族使用千年的高纯度铁矿和煤矿,必须建立一个巨大的钢铁之城。(茂山是全球重要的积变质铁矿床,位于毗邻中朝边境处。茂山铁矿主要矿石类型为磁铁矿,品位约为33%,矿石储量C1级以上有15亿吨,远景储量高达70亿吨,规模位居亚洲第一,是世界级的露天铁矿,其中适合露天开采的矿石就有10亿吨)。
袁华给尔青的信件里,写到:“
派遣大匠师勘探铁矿,务必从大汉玄菟郡购买铁矿所在,以及一直延伸到东部大海边的整片地区。这里有整个亚洲,品质最好,储量最大,开采难度最低的铁矿资源。同时,附近拥有大量的优质煤矿,拥有这里不奴族的东部将千年不缺煤铁!
但,请一定小心!必须拥有强大的武备,要对建设城市的士兵和工匠提供强力军事保护,那里是大汉玄菟郡和高句丽人争夺的地方,随时都会有血战。若有高句丽攻伐,则必须铁血杀之,不臣服则不休矣!
臣服,则迁其民,散于美洲!
持续移民到三万人,这里是整个不奴族在东亚前进基地的第二个核心支点。”
尔青在出发前,详细了解了,袁华从洛阳送来的关于玄菟郡和高句丽人的文献资料。
玄菟,是指黑色的老虎。
玄菟郡拥有大约四万多汉民,一万左右的汉军。
尔青详细研究了高句丽人的工农业和军事能力。
在工农业分析方面。
他翻阅了袁华给他的玄菟郡军官文件,高句丽军队拥有大量优质的铁制兵器,如铁剑、铁矛、铁盔等,军队的战斗力很强,使其在与周边政权的军事对抗中具有一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