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与罗马云霞漫山河

第213章 美洲的改变(二)

密西西比河在城外的田野上静静流淌。

 公元118年,密西西比河出海口,一片未经雕琢的原始天地,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舒展着它的壮丽与神秘。

 辽阔的天空如同一块巨大的蓝色绸缎,轻柔地覆盖着大地,洁白的云朵像是被随意撕扯的棉絮,悠悠飘荡其中,时而聚拢,时而散开。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为整个世界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色光辉,让密西西比河的河水闪烁着粼粼波光,宛如无数细碎的钻石在河面跳跃。

 密西西比河奔腾不息,它是这片土地的血脉,浩浩荡荡地流淌着,裹挟着泥沙与岁月的痕迹,一路向着大海奔涌而去。河水浑浊而有力,那澎湃的水流声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雄浑乐章,低沉而震撼,诉说着这片土地古老而又永恒的故事。河岸两旁,是茂密得近乎疯狂的原始森林。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粗壮的树干犹如巨人的身躯,直插云霄。繁茂的枝叶相互交织,形成了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将森林内部与外界隔绝开来。偶尔有几缕阳光艰难地穿透层层枝叶的缝隙,洒在铺满落叶的地面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如梦似幻。

 森林中,各种奇异的鸟类穿梭其中,它们五彩斑斓的羽毛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彩。有的鸟儿站在枝头,欢快地歌唱,清脆悦耳的歌声在林间回荡;有的则振翅高飞,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地上,数不清的小动物在忙碌地穿梭着。松鼠在树枝间跳跃,寻找着美味的坚果;野兔机警地竖起耳朵,小心翼翼地啃食着鲜嫩的青草;还有各种昆虫,或在草丛中爬行,或在空中飞舞,为这片生机勃勃的森林增添了无尽的活力。

 在距离河岸不远处,是一片广袤的湿地。这里水草丰茂,各种水生植物肆意生长。高大的芦苇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低声细语。清澈的水洼中,倒映着天空、云朵和周围的树木,宛如一面面天然的镜子。湿地里,栖息着众多的水鸟,它们有的在水中悠闲地觅食,有的在水面上优雅地滑行,还有的在空中盘旋飞翔。当它们展翅高飞时,遮天蔽日,场面蔚为壮观。

 不奴族的执鞭者,老战士不奴寒月,就置身于这片壮丽的自然风光之中。他时常来到这里,与附近的印第安部落进行交易。不奴寒月身材高大,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那是他历经沧桑的见证。他的眼神中透着坚毅与温和,一头灰白的头发在风中微微飘动,更显他的沉稳与成熟。

 每次来到部落,不奴寒月总能看到一个孤独的小女孩。她看起来大约只有三岁,小小的身躯在部落中显得格外单薄。她总是一个人在玩耍,一个人在捡拾小昆虫吃。她的眼神中透着与年龄不符的孤独和迷茫,周围的一切似乎都与她无关,她沉浸在自己孤独的世界里。

 不奴寒月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怜悯。他注意到,这个小女孩没有女人和男人照顾她,她就像一棵无人问津的小草,在风中孤独地摇曳。终于,他忍不住向酋长询问这个小女孩的情况。酋长告诉他,这是一个孤儿。她的父亲在捕猎时不幸死亡,母亲在生下她不久之后也因病去世。现在,部落虽然提供粮食养活她,但在这个艰难的世界里,她依然显得那么无助。

 听到这个消息,不奴寒月的心中猛地一痛。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的小女儿,她和妻子都没能熬过那个可怕的旱季。在那个绝望的日子里,他眼睁睁地看着她们在自己怀里渐渐失去生命的气息,他曾悲痛欲绝,嚎啕大哭,却流不出一滴眼泪。他能活下来,是因为不奴族送来的清水,可那种失去一切,刻骨铭心的痛苦,至今仍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

 从此,他将名字和生命都融入了不奴族,他跟随不奴族征战四方。寒月永远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个,他有时希望有一根箭带走他,希望能够再次见到妻子和孩子。

 看着眼前这个孤独的小女孩,不奴寒月仿佛看到了自己女儿的影子。他的心被一种莫名的情感所牵动,他无法忍受这个小女孩继续在孤独中生活。于是,他鼓起勇气,问酋长:“可以让她做我的女儿吗?”

 酋长听后,微微一愣,随后叫来了那个小女孩。他指着不奴寒月,对小女孩说:“他要做你的父,要吗?”小女孩睁着大大的眼睛,好奇地看着不奴寒月。她见过这个老人,每次他来部落,总是面带微笑,还会分给孩子们肉干,那咸咸的味道,让她至今难忘。她犹豫了一下,轻轻地点了点头,她的头发里夹杂着一些枯叶,显得有些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