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与罗马云霞漫山河

第215章 暗流涌起和不奴建国(第3页)

 可三位道长已经动了,他们开始联系天下的道人,让他们各个流派都带出年轻的道士来洛阳,来学习科学。

 同时,一本名为《三国》的小说,开始在民间的商队之间流传,只是国家的名字,武将的名字,甚至地区的名字全部被修改过。

 看上去,如同架空历史小说。

 商队里的账房先生们,现在有了一个人副业,那就是念《三国》。只要商队一得空,他们就开始讲三国,听得这群大汉的商队成员们,如痴如醉。

 有人要做赵子龙,有人喊着关羽高义,也有人说赵皇叔不易,更有人说这诸葛亮肯定不是儒生,必然是个道士吧,因为他能呼风唤雨。

 可账房里也有聪明人,他们已经从小说里,看到了些不同的东西。这故事写得到底是什么?世家做大了,怕是会亡国啊!可这如何能说?这不可说。

 然后,这故事一直在底层的商队里流传,在船家,马队间流传着。。。

 在大汉,下里巴人的世界,与世家阳春白雪的世界之间,其实隔着十万里。

 人们生活在一片大地之上,但又像是两个世界。

 五月一日,不奴族山海城,最高大匠师会议召开,不奴族准备建国,国号“华夏”。

 信件早已送到洛阳,可袁华早已北上北铁城,那里已经发生了战斗。

 玄菟郡的东北,大汉,不奴和高句丽打成了一锅粥。但现在的不奴族还并不起眼。尔青下令,日夜不停的建造海边城寨,进行城寨防守作战,并没有深入北地的山脉。

 尔青对袁华的信件里,是这样写得:“没有稳固的城寨,就是无根之树,所以我决定先建造好北铁城的城防。如果需要出击,则一击必杀之!”

 袁华来了,他要看看这座建设中的城市,在不奴族东亚战略之中,南有南海城,经略东南亚;北有北铁城,经略整个东北亚。

 他从黄河口登船,横渡大海,绕过半岛,北铁城已经遥遥相望。

 此时,山海城中正在讨论华夏政体,他们将混合中央直辖和联邦制两种形式。

 人口不过万,他们称为据点!

 所有的据点,结成和华夏结为联邦,由华夏提供基本物资,百花齐放,独自发展,据点内部全民投票,自己选举管理者和执鞭者。

 可以自己吸收外族加入,但是必须通过至少千字的汉语语言考核,否则算什么华夏人?

 而超过一万人的据点,称为城市!

 这个时候,归属中央直辖,由山海城指定官员。但美洲地区,由两洋城代为管理,老阿拉什,高进,青羊和古塔将在两洋城组建美洲大匠师决策体系。

 从据点到城市,有一系列考核,华夏国将为每个升级为城市的据点提供大量的人口,物资和金币的奖励。

 同时,成功把据点带领称为城市的官员,也会直接加入大匠师会议,他们也拥有国家决策权。

 最让美洲人高兴的是,所有的印第安部落,不论你是什么种族和部落,你在华夏的据点里面工作和生活,天生就享受华夏平等的法律待遇,同工同酬,没有歧视,没有杀戮。

 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印第安部落可以来两洋城打官司。执鞭者团队里也出现了印第安族的少年身影,他们来自最早的新世界城和两洋城的印第安原住民,他们会负责接待和问询一切事宜。

 同样,前进城的非洲部落也一样,两洋城也可以接受他们的诉讼。

 第一任新世界城的青羊总督,有一句话总结:“基本的公平,是一切文明融合的基础,否则只剩下对抗!”

 华夏,开始出现在人类文明的舞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