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为了掩饰,随便说个概念?(第2页)

 他的眉头紧锁,眼中满是疲惫。

 “他们终究还是学去了……”他低声自语,心里涌上一股复杂的情绪。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深知技术扩散是不可避免的,但眼前的局面,却让他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

 更让他感到寒心的,是反对派的落井下石。

 “他们不是在指责技术外流,他们只是借这次机会打击我罢了。”许志远心里明白,但他却无法反驳。

 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他的决策的确导致了当前的局面。

 许志远的沉默,让整个事件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而反对派的攻击,媒体的渲染,普通民众的质疑,则将整个情绪推向了高潮。

 “到底是谁的错?”

 这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但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在这样的氛围中,许志远的形象逐渐被复杂的情绪包围。

 有人仍然相信他是国家科技的英雄,但也有人开始怀疑他是否真的适合继续担任如此重要的角色。

 反对派的指责在内部会议上持续发酵,许志远一直沉默着,听着张国辉和李昌林一唱一和,语气越发咄咄逼人,恨不得将所有责任都扣在他的头上。

 会议室内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许多人低着头,不敢轻易表态。

 张国辉见许志远一直沉默,语气愈发强硬:

 “许志远同志,你身为晶体管数控系统的主要负责人,必须为技术外流的问题承担责任!你当初力主出口数控机床,说什么这是‘龙国技术走向世界的第一步’,结果呢?现在不光技术被学去了,连市场都被抢了!你是不是该给大家一个明确的交代?”

 李昌林也趁机跟上:“没错,许志远同志,这件事情不光是技术问题,更是战略失误!我们国家好不容易在技术上领先一次,却因为你的决策,让外国人抢走了优势。你说说,这是不是你执意出口的后果?”

 许志远终于抬起了头,他的目光扫过会议室内所有人,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张国辉同志,李昌林同志,你们的指责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我必须提醒大家,技术扩散和破解,是国际竞争中必然会发生的事情。我们不是第一次面对这种局面,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