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从始皇开始妖皇
第108章 离思五首(第2页)
还有重要一点,重要的一点,元稹不是渣男!不是渣男!
自己去翻一下,薛涛跟元稹的时间线对不上,压根儿就对不上!
元稹和白居易是唐代诗坛上着名的挚友,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故事众多,主要如下:
1. 相识与共事:
公元803年,24岁的元稹与大他7岁的白居易一起考上了公务员,被分配到秘书省当校书郎,从此成为好友和同僚,开始了他们的交往。二人年轻有为,才华出众,当时便被人们称赞,合称“元白”。
2. 患难见真情:
元稹丁忧时白居易相助:公元806年,元稹因触犯权贵被贬河南,不久又收到母亲病逝的消息,回家丁忧。失去俸禄后,家庭经济陷入困境。白居易挺身而出,不仅在精神上支持元稹,还帮他写了伯母的墓志铭。后来,白居易母亲病逝,元稹虽被贬江陵,无法亲自吊丧,但委派侄子专程前往代表自己吊祭,并且在自己手头不宽裕的情况下,三次寄钱资助白居易,总计达二十万。
互相为对方被贬打抱不平:公元815年,元稹被贬为通州司马,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这一年三月底,元稹启程赴任,白居易一直送他到长安西边的蒲池村,两人借宿一晚,借酒消愁后才分别。同年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元稹听到消息后,气到从病床上跳起来,并写下《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为白居易鸣不平。
3. 诗词唱和:
元白二人经常通过诗词互相交流,在三十年的时间里,往来诗篇近千首。他们的唱和之作有时是即兴而成,诗歌的预设读者只有对方,如同私信一般,分享着生活中的琐事以及对彼此的思念。比如,白居易曾写《禁中作书与元九》“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五声宫漏初明夜,一盏残灯欲灭时”,元稹收到信后,回复《得乐天书》“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