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米芾和蔡襄

米芾(1051 年 - 1107 年),初名黻(fu),后改为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芈,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又自称鬻(yu)熊后人、火正后人。因为人癫狂不羁,又被时人称为“米癫”。他祖籍太原,后家族迁居襄阳,于襄阳出生,后迁居润州,并久居于此。米芾是北宋着名的书法家、书画理论家、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

 1. 生平经历:

 早年入仕:米芾自幼聪颖,对文字与艺术兴趣浓厚,相传他六岁时每天能学习一百首诗词,过目不忘。七岁开始学习书法,十岁时书法便初有成就,能写碑刻,临摹周越、苏轼字帖,当时人们称他有李邕的笔法。17 岁时,他与母亲阎氏一道离乡来到北宋东京汴梁,侍奉英宗高皇后。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 年),因母亲曾是宋神宗的乳母,米芾被赐为秘书省校字郎,次年正式就职。

 宦海浮沉:此后,米芾历任浛光县县尉、临桂县县尉、杭州观察推官等职。他的仕途颇为坎坷,长期担任一些基层官职,且多次调动。元丰五年(1082 年),他在黄州结识了苏东坡,二人结为莫逆之交。后来他又结识了王安石、李公麟等书画名家。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 年),因政治局势变化,他主动请辞雍丘知县一职,改任嵩山崇福宫监庙。此后又多次任职、罢职,历任涟水军使、书学博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大观元年(1107 年),米芾因“奇言异行”“出身冗浊”遭弹劾,被贬为淮阳军知州。大观二年(1108 年)三月,米芾在淮阳军知州任上病逝,终年 56 岁,归葬润州。

 2. 艺术成就:

 书法方面:

 临摹精湛:米芾书法用功极深,对古人的字帖进行了大量临摹,临摹技法精湛到可以以假乱真,在当时流传极广。比如沈括曾将米芾临摹的王献之书帖当成真品收藏,最后还是米芾亲自说明才解除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