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南齐(第2页)

 篇幅句式定型:诗的篇幅缩短,以五言四句、五言八句为主,也有五言十句的,句式趋于定型。

 写作技巧精湛:讲求骈偶、对仗,律句大量出现,典故自然融入,革除元嘉体诗痴重板滞风气,追求流转圆美、通俗易懂的诗风,写景抒情有机融合,还讲求诗首尾完整性与构思巧妙,追求意境。

 代表诗人

 有沈约、谢朓、王融、周颙等,其中沈约着有《四声谱》,在理论上阐述了永明体主张 。谢朓的诗风上承曹植,写景抒情兼取谢灵运、鲍照之长,其五言诗已具五言律诗雏形。

 发展意义

 革新诗风:纠正了晋宋以来文人诗语言过于艰涩的弊病,使创作转向清新通畅。

 推动近体诗发展:为唐代格律诗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是近体诗的早期形态。

 以下是一些永明体诗歌的代表作品:

 沈约《登玄畅楼》:“危峰带北阜,高顶出南岑。中有陵风榭,回望川之阴。岸险每增减,湍平互浅深。水流本三派,台高乃四临。上有离群客,客有慕归心。落晖映长浦,焕景烛中浔。云生岭乍黑,日下溪半阴。信美非吾土,何事不抽簪?” 此诗写景清新自然,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烘托出“离群客”的孤独形象,体现了永明体诗歌的声律特点和写作技巧。

 沈约《别范安成》:“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全诗语言浅显平易,情感真挚深沉,将少年时与暮年时的分别进行对比,用典自然,展现了永明体诗歌的独特艺术魅力。

 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 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旅途情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仕途的忧虑,在声律和对仗方面也较为讲究,是永明体诗歌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