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激烈讨论上(第2页)

 “这其中的分别并没有那么重要,更何况咱们大明朝一直以来都是以文驭武,但最终得到的结果又是怎样呢?想必大家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吧”。

 此时的熊宁元态度十分坚定,因为他已然明确地选择投靠了秦思源。

 而且只要秦思源没有谋反之心,那他就会一直稳坐保宁府最高长官这个位置。

 毫不夸张地说,他如今的身家性命早已与秦思源紧密相连。

 倘若秦思源在这场斗争中遭遇失败,那么等待着他的必然也是凄惨的结局。

 所以此时此刻,他除了死心塌地地跟随秦思源一路走下去之外,根本别无他法。

 不仅如此,就连保宁府所属州县的那些大小官员们也都面临着同样的处境。

 即便他们之中有人想要临阵脱逃,投奔到朱燮元那边去,恐怕也难以被接纳。

 因此,这些人也只能老老实实待在原地,继续为秦思源效力,否则一定会是身死族灭的下场。

 苏明哲微微侧头,缓声道:“恕我等愚钝,熊大人,烦请您再详细地阐述一番”。

 熊宁元略作思索后开口道:“其实这事儿说起来并不复杂,此类情形在前汉时期便已有先例可循”。

 “想当年汉朝之时设有少府一职,此职位专门负责掌管皇帝的钱财用度,可以说是皇帝的私人钱袋子”。

 “少府有自己的作坊,主官也是皇帝的私人,军备这些也是从少府而出,和大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熊宁元稍作停顿,接着又补充道:“然而,大汉的皇帝与咱们大明的皇帝可是大不相同”。

 “彼时的大汉皇帝要钱财有丰厚的钱财,要兵力则有精锐的兵马,可谓权势滔天、威风凛凛”。

 “所以在下揣测,大人如此安排想必亦是有着类似的深意吧?”。

 在座诸人听了这话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毕竟在场者皆是饱读诗书、熟知历史之人。

 对于西汉时期皇帝所拥有的至高无上权力自然心知肚明,还不是因为有权有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