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杂谈(第2页)

 (但是同辈这样也是很亲近的,比如小崔也是直接喊袁慎的)

 字是称呼别人的常见方式,很尊敬很礼貌,比如很多人也喊的子晟,凌子晟什么的。

 这就牵扯到另一个问题,崔琢的字,是不能像凌一样广而告之的。

 因为剧中女角色都没提字,那就选取的是女子的字只能婚后丈夫或者夫家称呼这种(当然可能还有其他解释)。

 于是就发现,这些亲近的长辈喊的都是小名阿麟。

 但是崔琢这么一个性子的人,她对这个独属自己,不包含重担,寓意深远,又是自己老师所取的字,她是很喜欢很在意的。

 所以也有最开头,她编假名时下意识用了这个字。

 同时她其实是希望,这个字也能名扬天下,别人也能尊敬的以这个字称她,能抹去性别的差异的。

 所以还是最开头,崔琢和凌对打的那部分,就描写了她对凌的,含着嫉妒要一较高下的这种复杂心情。

 *

 既然提到这了,那顺便再理一下她对凌的这个态度变化。

 (后面剧情也有涉及,怕大家觉得不能理解莫名其妙,所以理一遍。)

 早年战乱频起,文帝虽然入住洛阳称帝登基了,但是各处还是有别的起事的人和势力。

 参考东汉早期的形势,刘秀登基定都洛阳,但是此时外面还有十几路大小起义军占着地方呢,他自己的地方就是并,翼,幽,兖几州,还不是完全,然后虽然在下被别的势力截断了一大长块,但是扬州荆州益州还是大部分归顺他的,其中又特别是扬州,几乎是全部归属刘秀的。

 所以把崔祈封在南昌,为扬州牧,是设计好的,表明他是当时就替文帝守在下方,顶住压力,遥相呼应的重臣,所以现在天下稳定了,他依然在外当封疆大礼,不像其他功勋那样在都城。

 众所周知,崔琢身份是比着凌来的,所以这里也和霍翀霍家堵住几十万军队,让文帝去打别的关键地方是类似的,都是重要的战略布局。

 而区别是霍家因为种种原因,阴差阳错,全灭了,剩霍君华和凌,崔家则是活了崔祈崔佑两兄弟。

 拉回话题,所以这也对应了,崔琢幼时在南昌的府邸中,前呼后拥,相对安稳的长大,而同时父母重任在身,又因为所期望的儿子变女儿,所以对她虽然物质充足,但是亲近缺少,经常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