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杂谈二(第2页)

 所以崔琢手下有梁简,宋文,云逸,军师,老钟,还有很多没提到名字的小吏小将,是因为她确实需要这些人。

 俗话说不会带团队,你只能干到死,崔琢能自己带着梁简回都城一年,那是因为白羽军内部系统完善,运转良好,不搞什么大动作的话是很平稳的。

 *

 接下来是崔家与白羽的联系。

 崔琢不可能脱离崔家而存在,她干脆把这关系运用起来。

 崔氏是商贩出身,在崔祈崔佑一文一武的前提下,是崔祈的妻子,崔夫人负责商业部分的。

 而崔家深得帝心,发展良好,又从扬州到西北贯穿版图,于是自然而然建立起多支商队走商。

 赚钱毫无疑问,同时沿途的消息流通也是大大的好处。

 一些物资的方便提供啊,便利了士兵与家中的通信联系啊,巡视的队伍,或者返乡省亲的士兵,也自然就起了护卫震慑的作用。

 崔琢给两边建立了互利互惠的纽带,所以也可以看到,崔氏调佃户来临时帮忙啊,崔琢让梁简把需求报给棠梨啊这种情节。

 专门在崔家负责商业部曲,崔琢在崔家代言人的,是目前还没出现过的甘竺。

 对接崔家和白羽军,实时在崔琢身边的,是棠梨。

 现在这两个人的任务大家就能很清晰的理解了吧。

 *

 这里也就是,文帝为什么一直对凌那么好,一直觉得亏欠,就是因为如果崔家没死那么绝,凌能拥有的更多。

 崔霍都是当时跟着文帝打出来的,霍家武力值更强,崔偏商业。

 崔琢现在作为崔家唯一继承人,她拥有的这些,原本凌也会有,当然霍家孩子很多,但是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因为家人死绝了,所以无依无靠,文帝只能不停给他加食邑,赐封赏。

 为什么所有人都追求子嗣兴旺,为什么崔家一门心思想开枝散叶,因为个人是有局限的,几个人配合起来才是一张健康广阔的网络。

 崔家人也少,但是目前四个人都很有价值,而凌自己虽然也达到了一个高峰,但是再没人了。

 霍君华就不用说了,他的父系凌家,嗯,他根本不想沾边,所以他是实打实的孤。

 *

 人物关系的不同使他们的行为处事也不同起来。

 凌不在乎他人眼光,我行我素,被一堆人弹劾也不在乎。

 因为孤身一人其实约等于没有弱点,他根本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