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生死一线(第3页)

 凌不疑出去,要么是跟着吴大将军,要么是跟着崔侯,文帝不肯让他一头扎进没保障的地方。

 可在西北边关没人在意那么多。

 崔琢跟着何家军,真刀真枪打了一年多,非议掀起又落下。

 文帝的旨意也是这时候下的。

 可她自建军,也没往舒服的地方撤,还离开边城往更北了一点。

 具体位置凌不疑不清楚,只知道是一处极大的湖海,周边近千里的范围都可以农耕畜牧。

 因此白羽军屯田搞的热火朝天,朝中很是省了一笔。

 *

 说是全面发起总攻,可陇右的战事还是又持续了大半年。

 他和崔琢真正当上同袍也就是这不到一年的时间。

 在那浩大且人员混杂的军营,崔琢是最难见到的一个将军。

 她和她的骑兵一个性子,来去匆匆的,总之风一样掠过来,撂下俘虏和战利品,然后又风一样刮出去。

 她确实不擅长攻守城,毕竟那些胡人也没什么城墙,她又是个主动出击的好手。

 所以后来得知她陷在豫章郡的包围里,凌不疑恨不得给人给马都插上翅膀飞过去。

 还是说回陇右吧,她确实不怎么参与攻城,但是总是幽灵一样游荡。

 这次突然截了人家补给,那次又从边上冲出来支援。

 很多时候友军都不清楚,她和她的人马跑到哪去了。

 凌不疑当时感叹了一句陛下英明。

 这种人确实得自己领军,自己当将军。

 不然她的上官每天都要两眼一抹黑。

 *

 人一多就会乱起来,特别是来源还很复杂的时候。

 凌不疑有几次经过营中,听到一点闲言碎语。

 要说人还真是奇怪。

 当时大小将军多的很,有贪财,有好酒的,还有实力不行,贪生怕死的,什么毛病的都有。

 这些人当看不见,全然忽视,只盯着崔琢说事。

 老套乏味的言论,凌不疑没记住,但是把那些人通通按军法处置了一遍。

 阿起当时偷偷摸摸瞅了他好几眼,他理所当然道,

 “非议上官,该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