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太皇太后崩逝(第3页)

 玄烨的聪明伶俐、勤奋好学,还有他那远大宏伟的志向和抱负,无一不让孝庄深感欣慰和自豪。正是因为看到了孙子身上所具备的这些优秀品质,太皇太后愈发坚定了自己全力辅佐朝政、帮助玄烨治理国家的决心。

 她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郑重地钦点了四位德高望重且能力出众的辅政大臣,随后凭借着自身多年积累下来的丰富政治经验以及超凡的智慧,全心全意地对康熙予以教导并尽心竭力地辅佐于他。

 当玄烨尚且年幼之际,这位太皇太后时常会亲自指导他应当怎样妥善地处理那些关乎军国大事的要务。而玄烨呢,则总是虚心求教,经常前往太皇太后处,诚恳地向她征询对于各类事务的宝贵意见。

 自从遥远的汉朝起始,历代帝王在遭遇居丧之事时,通常都只会按照规定持服短短二十七日期限而已。然而,唯独那位北魏时期的孝文帝却有着与众不同的想法,他一心想要践行长达三年之久的丧礼制度。时光流转到如今,康熙皇帝竟然也毅然决然地下定决心,表示自己将要坚持持服整整二十七个月!

 康熙之所以做出如此决定,绝非是妄图超越古代那些声名远扬的贤明君主。恰恰相反,每当回想起自己幼年时期不幸失去父亲这一悲惨经历之时,康熙内心深处就不禁涌起无尽的感慨——倘若没有皇祖母那无微不至的养育之恩以及孜孜不倦的谆谆教诲,又何来今日已然能够独当一面的自己?因此,唯有通过这漫长的二十七个月的持服时间,或许才能够稍稍慰藉一下自己那颗因失去至亲至爱之人而饱受痛苦折磨的心吧。从上述林林总总的事例当中,我们足以清晰地窥探出康熙与孝庄太后之间那份无比深厚且真挚动人的祖孙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