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侠女(三)情海波澜恩仇终(第2页)
母亲听后,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那笑容中既有惊讶,又有一丝欣慰。她说道:“这女子真是奇特!先前聘她为妻她不答应,如今却私下与我儿有了这般情事。”虽有些诧异于女郎的行为,但母亲毕竟是过来人,心中也明白这其中的复杂情感。她没有过多地追问,还是欣然依从他们的谋划,开始着手准备起来。母亲四处打听,托人寻找合适的乳母,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市井之间,只为了能给这个即将降临的孩子一个妥善的安排。
又过了月余,日子在期待与不安中缓缓流逝。女郎却接连数日未曾露面,仿佛人间蒸发一般,没有留下任何音信。母亲心中担忧不已,牵挂着女郎的安危和腹中孩子的情况。她再也坐不住了,便决定前往女郎家中探望。一路上,母亲的心中充满了不安与疑虑,脚步也显得格外沉重。
当母亲来到女郎家门前,只见大门紧闭,四周冷冷清清,一片死寂。那紧闭的大门仿佛一道屏障,将屋内的秘密与外界隔绝开来。母亲抬手叩门,那叩门声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显得格外突兀。许久之后,才听到屋内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门缓缓打开,母亲看到女郎蓬头垢面地站在门口,眼神疲惫而憔悴,头发凌乱地披在肩上,衣服也有些皱巴巴的,仿佛经历了一场磨难。母亲关切地问道:“孩子,你这是怎么了?这些日子不见你,可把我急坏了。”女郎眼神有些闪躲,似乎在刻意回避着什么。她侧身让母亲进屋,随后又迅速关上了门,那动作带着一丝慌张与警惕。
母亲走进屋内,还未站稳脚跟,便听到床上传来婴儿微弱的啼哭声。那啼哭声如同天籁之音,打破了屋内的寂静,也让母亲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一些。母亲惊讶地问道:“孩子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女郎声音虚弱地答道:“已经三日了。”母亲急忙走到床边,眼神中满是慈爱与关切。她轻轻揭开襁褓一角,只见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婴躺在里面,小家伙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煞是可爱。那粉嫩的小脸,紧闭的双眼,以及微微颤动的小嘴,仿佛是上天赐予这个家的一份珍贵礼物,让母亲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母亲看着襁褓中的婴儿,满心欢喜,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几岁。她的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说道:“这孩子,已然为我这老太婆添了孙子。只是那闺女孤身一人,往后可怎么过哟,又能将自己托付给谁呢?”女郎微微垂首,目光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哀伤,那哀伤如同夜空中的流星,转瞬即逝。她轻声说道:“我心中藏着些许隐情,实在不敢向您老和盘托出。待夜里无人之时,您便可来将孩子抱走。这孩子跟着我,恐怕会吃苦受累,跟着您和顾生,才能有一个安稳的未来。”
母亲回到家中,将女郎的话转述给顾生,母子二人私下里都对女郎的行为感到十分诧异,他们反复猜测着女郎的用意,却始终猜不透她究竟为何如此行事。但到了夜里,母亲还是依照约定,怀着复杂的心情前往女郎处抱回了孩子。那夜,月色朦胧,仿佛也在为这离别蒙上一层淡淡的哀愁。
又过了几个夜晚,一天夜半时分,万籁俱寂,整个世界仿佛都沉浸在睡梦中。忽然,一阵轻轻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宁静。顾生从睡梦中惊醒,心中涌起一丝预感。他起身,缓缓走向门口,打开门的瞬间,只见女郎手提革囊,面带微笑站在门口。那笑容中透着几分疲惫与解脱,仿佛是一个历经沧桑的旅人,终于走到了旅程的终点。女郎轻声说道:“我心中的大事已然了结,从此便要与你分别了。”
顾生一听,心中猛地一紧,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揪住了心脏。他急忙伸出手,拉住女郎的手,那手冰凉而纤细。他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为何突然要走?”女郎轻轻挣脱他的手,神色平静地说道:“你母亲的养育之恩,我时刻铭记于心,不敢有片刻忘怀。之前我曾说过,与你之事‘可一而不可再’,那是因为我觉得报答你的恩情,并非只在床笫之欢。因见你家境贫寒,无力娶妻生子,我便想着为你延续香火。原本期望一次便能有孕,却不想月事再度来临,以致后来破了自己的规矩,有了第二次。如今,我既已报答了你的恩情,自己的心愿也已达成,此生便再无遗憾了。”
顾生听闻此言,心中五味杂陈,酸甜苦辣咸各种滋味涌上心头。他的眼眶也微微泛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仿佛是对这一段感情的不舍与眷恋。他又问道:“那你这革囊中装的是什么?”女郎的眼神瞬间变得冷峻,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她的语气中透着一丝寒意,说道:“乃是仇人的首级。”顾生一听,吓得脸色惨白,双手颤抖着接过革囊,那颤抖的双手仿佛无法承受这沉重的革囊。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一角窥视,只见里面毛发与胡须缠绕在一起,血肉模糊,血腥之气扑面而来,令人几欲作呕。顾生吓得连连后退,惊恐地问道:“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到底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