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促织1
明朝宣德年间,皇宫里头掀起了一股斗蟋蟀的热潮,这股热潮就跟那春日里的柳絮,飘得到处都是。每年,宫里都要从民间征收大量的蟋蟀,只为了给那些达官贵人、皇亲国戚们在闲暇时添些乐子。
本来呢,蟋蟀可不是咱陕西这地界的特产。可偏巧,华阴县有个县令,那眼珠子就跟长在头顶上似的,一门心思就想讨好上级,盼着能在仕途上平步青云。有一回,他不知从哪儿弄来一只蟋蟀,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让它跟别的蟋蟀斗了一场。嘿,这一试可不得了,这只蟋蟀就跟那打了鸡血的小战士,战斗力爆表,把对手打得落花流水。上级一看,好家伙,这么厉害的蟋蟀可不多见呐,当下就要求华阴县以后得经常供应这种厉害的蟋蟀。
县令接到命令,心里头那叫一个愁啊,可又不敢违抗,只好把这烫手的山芋扔给了乡里的里正。这下,可苦了那些普通老百姓喽。市井里头有那么些游手好闲的家伙,眼睛可尖了,一瞅见这是个赚钱的好机会,但凡抓到一只好蟋蟀,就跟得了宝贝似的,赶紧用笼子养起来,还使劲抬高价格,把这蟋蟀当成稀世珍宝一样卖。乡里的那些小吏呢,一个比一个狡猾奸诈,借着这个机会,变着法儿地向百姓摊派费用。每征收一只蟋蟀,就有好几户人家被折腾得倾家荡产,日子过得那叫一个凄惨。
在这县里,有个叫成名的读书人,这人肚子里有点墨水,可就是运气不太好,考了好些年的功名,愣是一次都没中。他这人呐,性子老实巴交的,还有点迂腐木讷,结果被那些狡猾的小吏给盯上了,推举他做了里正。成名心里一百个不愿意,想尽了办法,又是送礼又是说好话,可就是摆脱不了这个差事。这不,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他那点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微薄家产,就被这差事给折腾得一干二净了。
这不,又赶上征收蟋蟀的时候了。成名这人实诚,心里想着:“我可不能像那些黑心的小吏一样,去搜刮老百姓的钱财。”可他自己又没钱去买蟋蟀来交差,这可把他愁坏了,整天唉声叹气的,心里头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沉甸甸的。这天,他坐在院子里,看着那空荡荡的屋子,越想越绝望,嘴里嘟囔着:“这可咋办呐,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哟,摊上这么个倒霉差事,还不如死了算了。”
他的妻子听到了,赶紧从屋里跑出来,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劝他说:“当家的,你可别犯糊涂啊。死有什么用呢?你要是死了,咱这个家可就彻底完了。依我看呐,你不如自己去抓蟋蟀,说不定运气好,能抓到一只符合要求的,那咱这难关不就过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