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马关山不一样的月光

第143章 警告(第3页)

 郑琰雕塑一般,右手持剑,左手抓着覃忠的人头,愣愣地站在原地没动,像一个从地狱里爬出来的恶鬼。

 四周的楚军见状蠢蠢欲动,却谁也不敢第一个冲上来。

 姜冕离郑琰越来越近,他一抬头,看见郑琰站在包围圈中不动,吓得连呼吸都忘记了。

 “郑琰——”

 姜冕大喊一声,郑琰神情微微一滞,如梦初醒一般侧头看去,姜冕在刀光剑影中,拼命地朝他靠近。

 郑琰动了,他身形迅速移动,带起一路翻飞的血迹,硬生生劈出一条血路,奔过去,将姜冕抱进怀里!

 郑琰右手抱着姜冕,把他圈进怀里,左手高举着覃忠的人头,运起内力大喝道:“反贼覃忠已死!君上有令!缴械不杀!”

 这一声,犹如贯彻黑夜的闷雷,响彻在整个漓河南岸!

 一时间所有人都静了,郑琰再次大喊:“反贼覃忠已死!君上有令!缴械不杀!”

 覃忠血糊糊的人头悬在他手上,双眼圆睁,死气沉沉地瞳孔中倒映着火光。

 “孤以世代国君的名义承诺!”姜冕也是浑身狼狈,手上还拎着弓箭,他平静地扫视着整个河岸,四处都是乌泱泱的人和火把。

 启军纷纷手执武器,尽忠职守地守着他们。

 “覃忠已然伏诛!”姜冕大喊道,声音回荡在夜空中,带着独属于君王的威严:“绝不牵连任何无辜的人!”

 “放下武器!”郑琰喝道:“往事一笔勾销!”

 缄默的人群中,忽然传来一声兵器落地的声音,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兵器被扔到地上。

 人群外,姗姗来迟的徐凤鸣和赵宁站在一处,看见这一幕,如释重负地舒了口气。

 宋熙站在二人旁边,说:“成功了。”

 “是啊,”徐凤鸣说:“成功了。”

 姜冕快速整军,对于覃忠的旧部,他聪明地没有选择现在发难,只收押了几名覃忠的心腹,其余的人仍旧留在原有的岗位上,等着以后慢慢收拾。

 一天后,宋国大军率先撤去,启军也开始准备拔营,徐凤鸣、姜冕、赵宁和郑琰几人聚在一处,看着士兵们有条不紊地收拾东西准备返程。

 徐凤鸣望向河岸对面,楚军井然有序伫立在岸边:“子敬,我们这一别,一时半会儿就见不到了。”

 姜冕:“是啊,下一次见面,不知道要等多久。”

 几人在一起共事这么多年,现在离别在即,内心不免生出惆怅之感。

 赵宁不说话,郑琰沉默地站在几人身边。

 沉默中,徐凤鸣忽然叹了口气。

 “还有燕国那边,”徐凤鸣说:“他们现在正是国力衰弱的时候,我建议最好尽快用兵。

 西川自古易守难攻,若是不趁着他们现在毫无还手之力的时候动手,待他们日后缓过劲来,那就麻烦了。”

 “我知道。”姜冕说:“给我一年时间,待我肃清朝堂,就发兵西川。”

 岸边刮起寒风,吹动着几人的衣袍。

 徐凤鸣侧头看他:“一年够吗?”

 姜冕:“够。”

 此时,张廷来报,大军已准备就绪。

 赵宁:“知道了。”

 “好,”徐凤鸣说:“那我们一年后,西川再见。”

 姜冕颔首:“那,赵兄,凤鸣兄,我们就此别过。”

 徐凤鸣:“保重。”

 姜冕:“保重。”

 赵宁站在徐凤鸣身边:“保重。”

 两人翻身,上了身后亲卫牵着的马,一抖缰绳,跟随着大军北上。

 姜冕和郑琰站在原地,注视着他们远去的身影。

 姜冕静静伫立在原地,许久没动,军队如潮水一般,缓慢退去,消失在天际。

 郑琰终于说话了:“殿下,我们也该走了。”

 姜冕这才转身,渡河,踏上了回浔阳的行程。

 姜冕回浔阳,花了两个月时间,一个一个将姜端和宋影的旧部铲除干净,并且重新启用王家。

 当年王跃为了救他跟宋影合作,结果最后却中了宋影的计,害得自己和王皓白白丢了性命。

 不过王家到底是跟随着第一人楚王来的封地,在这片土地上扎根了几百年,到底还有些根基。

 况且这些士族当中互相通婚联姻,利益都是相辅相成的,宋影和姜端到底不敢对他们赶尽杀绝。

 王跃死后,他们只是不再重用他们。

 姜冕还追封了谢佑和姜勤,并且安顿好了谢佑的老母。

 郑琰这次立了大功,姜冕封他上将军,这是姜冕早就想好的。

 郑琰不要命帮他打下浔阳,这都是郑琰该得的,结果遭到了整个楚国文武百官的阻拦。

 大臣们反对的理由出奇的一致——我泱泱大国,怎能让一个刺客当上将军?!这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一旦让郑琰受封上将军,楚国一定会遭天下人耻笑!

 姜冕听到这个理由的时候都气笑了,当初他被人陷害的时候,没一个人出来帮他,现在这些人居然有脸站在这里,阻拦他让郑琰当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