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号避难所(第2页)

 “无人机的航拍影像显示,那片沼泽的水面下,好像确实有一些建筑。”

 “用3d摇杆镜头扫描一下。”克劳恩吩咐道。

 “好的。”徐年在耳朵旁的脑机连接终端上操作一番,随后道:“扫描结果已经直接传输到你的个人终端上去了。”

 克劳恩仔细核对着3d影像,许久后才神色复杂的开口道:“快半个世纪了,这片沼泽地的水位总算是降下来了,如果从避难所里带出来的资料没错的话,那应该就是379号避难所的入口。”

 棕褐色头发的莉莎在旁边一边补习着相关资料,一边低语道:“废土纪元26年,379号避难所正式开放,但因为生存理念和对待异种的态度与当时的战后重建委员会以及废土上的普通民众极不相符,所以双方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冲突的结果是379号避难所的管理者以及大部分成员被逮捕,少部分成员回到避难所内,彻底断绝与外界的联系,而由于废土30年的地质运动,导致379号避难所的对外通道淹没在了一片湖泽之下……”

 突然,她抬起眼睛,看向克劳恩道:“到底是因为什么样的生存理念和对异种的态度,才导致他们与战后重建委员会这么不相容啊?”

 赵辰雨也看了过来,显然她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

 “放弃人类原本的肉体,利用基因改造技术,拥抱异种,拥抱进化。”克劳恩语气低沉的说道。

 “那确实是……太非主流了。”徐年推了推眼镜,说出这样一句话来。

 克劳恩没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结,转而又说道:“你们应该都知道,避难所的数字越大,对应的规模也就越小,379号避难所距离68号避难所只有十几公里,都是繁荣纪元的时候青城市修建的。

 “但也有一些传言,人联时代,全世界范围内,由公益资金修建的避难所只有300座,后面的编号基本都是私人所有的。”

 “所以打开300编号以后的避难所就像开盲盒一样,是吗?”赵辰雨在一旁说道。

 “是的,我曾经就参与过一个私人避难所的发掘工作,编号好像是451。”克劳恩揉了揉太阳穴,好像回想起什么痛苦的记忆,叹息道:“哦,算了,天呐,不详细说了,感兴趣的话你们自己去查资料吧。”

 过了片刻后,似乎等情绪稳定了一些,克劳恩才又接着说道:“但回收这些私人避难所内的技术资料也是我们避难所居民的重点工作之一,所以孩子们,让我们开始干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