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过?(第2页)

  【而就在刘大夏治理之前,弘治六年六月的那一次黄河泛滥。】

  【“以黄河水患免河南兰阳、仪封、考城三县夏税”】

  【遭灾的县,都是一样的,没变过。】

  ……

  大明·永乐时期
  朱棣脸色发青。

  他现在恨不得穿过去打死朱佑樘!

  “治水就用专门治水的人才!”

  “你这用的都是些什么人?!”

  “一群只会动动嘴的文人,他们知道怎么治水吗!”

  “所用非人,蠢死你算了!”

  朱高炽瞥了一眼抱臂冷笑的朱高煦,又看了一眼出神的朱瞻基。

  暗自叹口气,上前一步道:

  “爹,我们得未雨绸缪了。”

  朱棣没心思跟他打哑谜卖关子,直接挥手喝道:

  “有话就说!别吞吞吐吐的。”

  朱高炽上前一步,小声道:
  “爹,建炎三年,杜充决河道以阻金兵,这黄河就席卷淮河平原好夺淮入海。”

  “夺淮入海,黄河泥沙淤积严重,新的河道很快被抬高了,而北边原来的黄河故道所在的平原,海拔要低一些。”

  “这也是黄河一直从北边入海的原因。”

  “经历元朝一百多年,黄河往北泛滥形成了南北两大支流,北边走河南从山东入海,南边还是继续走夺淮入海的路线。”

  “而朱祐樘面临的黄河水灾,就是北线的决口。”

  朱高炽胖脸上一脸严肃,朱棣也变得认真起来。

  “朱佑樘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解决北线对大运河漕运的威胁。”

  “因为大运河是南方往北京运输粮食的要道,必需力保。”

  “只看这个治河思想,就能明白为什么白昂和刘大夏的治理思路都坚持一个方向。”

  “堵住北线,保卫张秋运河。”

  “同时疏通南线,尽可能地让黄河往南边流,走夺淮入海的路线。”  
  朱棣听明白了。

  怎么说他也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

  这个方案最大的问题就是,南线河道它就是高于北线!

  不管多么拼命在北线堵水、修堤坝,在南线挖沟、疏浚河道。

  都没用!
  只要一发大水,黄河一定走北线!

  你堵得越狠,水就涨得越高!

  冲毁之后的破坏力就越大!
  因此运河漕运在洪水期间还是会被中断。

  直至最后,黄河强行改道……

  朱棣看着一脸严肃的朱高炽。

  “确实,堵不如疏。”

  “在地势低洼的地方拼命堵水,让它往地势高的地方流,这是十分愚蠢的。”

  “还是应该大力疏通北部河道,为洪水入海留下足够的空间。”

  “所以,说吧,绕了那么一大圈子。”

  “你什么打算?”

  朱高炽笑了笑对朱棣拱手道:

  “儿臣请父亲,派老二去北修黄河。”

  板着脸的朱棣愣了一下。

  他看着朱高炽一脸诚恳的模样。

  “老大啊……”

  朱棣无言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随即扭头看向一旁的朱高煦。

  “过来!”

  朱高煦不情愿的扭过来。

  朱棣微微抬头扫了他一眼,冷声道:
  “跪下。”

  朱高煦立马跪下。

  朱棣指了指朱高炽。

  “冲你大哥,磕一个。”

  朱高煦瞪大了眼睛,指着自己。

  “我!”

  又指向朱高炽。

  “磕他?!!他不怕折寿啊!”

  朱棣冷冷的看着他。

  朱高煦委屈了,他看向靠山。

  徐皇后也听见了朱棣与朱高炽的对话,她对朱高煦点点头。

  朱高煦愣住了。

  靠山跑了!

  “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