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就近登岸阻汉军

 “校尉,咱们还追吗?”一名汉军的斥候看着已经没有吴军身影的道路问道。 

 “追!为啥不追?”斥候的首领果断回道:“即便追不上,咱也得把吴军的情况摸清楚了再回去。” 

 说罢,首领也是重重一夹马腹,随即沿着吴军斥候消失的方向便追了上去。 

 “是。”没二话,身后仅剩的十余名汉军斥候也是立即答应着跟上了首领的脚步。 

 哒哒的马蹄声随即响起,汉军骑兵很快穿过一路的吴军斥候的尸首与血泊风驰电掣而去。 

 只可惜,吴军的斥候显然也明白这份情报的重要性,从得令之后开始是一路地竭力狂奔,而解决掉吴军斥候,终究还是耽搁了一定的时间。 

 即便汉军的斥候将手中马鞭挥断了,也还是没能追上吴军。 

 就差那么数百步的距离,汉军斥候们几乎是眼睁睁地看着吴军斥候躲入渡口的营地之中。 

 是的,是渡口的营地,而不是主力的大营。 

 吴军主力正在舟船之上,吴军的斥候即便是发现了汉军的存在,也需要转乘小船,前往找寻主力的存在。 

 于是,前出的吴军斥候也是在沿途的多个渡口之上安排了营地,并派兵进行驻守,以保证消息能够快速地传递。 

 什么,陆路的大军? 

 副将带着的陆路大军因为押送粮秣和军械的缘故,已经与主力大军拉开了近一日多的距离。 

 吴军斥候只能选择更换交通工具进行消息的转送。 

 但很显然,这样转递之下,消息的传递速度势必要受到影响。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想要尽快将兵力北运,势必要牺牲一些什么,就比如这军情传递的消息。 

 当然,弃马换船,一路南下,说是耽搁时间,实际上也不过就是半刻钟都不到的时间而已。 

 不过,任谁也想不到,就是这一小小的耽搁,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眼看着吴军斥候冲入渡口营地,汉军斥候也是立即叫停了追击,首领仔细观察了一番吴军的营地之后,也是若有所思了起来。 

 这一小小的营地,显然不可能是吴军大军的营地,再看看营地后方的渡口,汉军斥候首领很快便明白过来:这里是吴军斥候的一个据点,而吴军主力,极有可能还在水路之上。 

 想及此处,汉军斥候首领瞬间兴奋了起来。 

 虽然他们的兵力无法摧毁这一座吴军的据点,也更无法阻止吴军斥候向他们的主将报信,但显然,即便不算这军情转递所浪费的时间,汉军也极有可能能够顺利通过吴军的封锁了。 

 很简单的道理,此时的吴军可还在水中船上,光是登陆这一项,吴军就要耗费诸多的时间。 

 当即,斥候首领也是立即拨转过了马头,大喊道:“撤!” 

 无他,他必须尽快将吴军还在水中行军的消息送归大营。 

 也就在斥候首领带着仅剩的十余斥候向着鄀县方向狂奔之时,鄀县方向,关将军也是终于得到了斥候的回报。 

 略略兴奋的同时,关将军的心中甚至有些后怕。 

 若是按照一开始的计划,等自己派去江陵城的细作探查回来,自己再整军南下,此时自己要面对的可能就是已经被吴军占领并严阵以待的鄀县了,哪里还容得自己从容休整。 

 不由得,关将军对付燚的评价又上了一层:南城出逃的将士显然也跟付燚逃不脱关系。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付燚的一番操作,算是彻底地拯救了自己,拯救了整个荆州军。 

 当然,关将军也十分清楚,虽然此时自己占据着一定的先机,但远称不上是优势,甚至整个汉军依旧存在着巨大的危险。 

 这边自己既然得到了消息,那边吴军也肯定会得到消息。当然,从斥候此时获得的消息来
 

看,关将军只能判断吴军应该正在前来鄀县的路上,却也不会将吴军还在江面上带入考虑范围。 

 因此,在关将军看来,就地驻防,几乎是吴军必然的选择。 

 自己要做的,就是趁着吴军立足未稳之际,快速地破袭敌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