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中策调兵断后路

 当然,解决办法也不是没有。 

 比如,其实关将军也可以无耻一把的,等渡过难关之后便反戈一击; 

 又或者,若是关将军实在为难的话,刘皇叔那边也不是不能换个人暂时替代关将军坐镇荆州。 

 只可惜,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却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若是这么做了,关将军也就不是那个义薄云天的关将军了,而蜀汉也就不是千年后那个仍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浪漫的蜀汉了。 

 因此,虽然在场诸人在听到了关将军的担忧之后,也是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就在一片愁云惨淡之中,王甫再度站了出来。 

 “将军容禀。”站到了付燚的身旁,王甫双手抱拳也是力挺付燚道:“不论东吴方面是否会得寸进尺,也不管最终能否与东吴达成协定,这和谈一途,的确是暂解目前困境的办法之一。既是方法,便不容放弃。末将请命,赴长沙与东吴大都督吕蒙展开谈判。” 

 说着,对着关将军,王甫也是一揖到底。 

 看着眼前的深深拜下的王甫,关将军也是稍作沉思了起来。 

 的确,东吴到底会不会狮子大开口,要谈了才知道。 

 更何况,即便东吴真的不要脸地狮子大开口,难道自己就真的能拒绝吗?处于绝对弱势的汉军,实际根本没有更多的选择,哪怕是晚死也总好过早死。 

 只希望东吴方面不要太过无耻了! 

 至于王甫的身家性命问题,关将军倒并不担心,所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更何况,自己手中还有数万大军,要是东吴方面真的对王甫不利,立时就是个不死不休的局面。 

 只要东吴不是傻子,就不会做出这样利他(魏国)而损己的事情来。 

 想及此处,关将军也是点点头,道:“准!军议之后即行前往长沙郡,底线是两条:第一不准插手我南郡,第二要一次性借给我军足够的粮食。” 

 南郡在,汉军在荆州就还有一个抓手,这也是关将军真正的底线所在。 

 至于第二点的粮食,其实也是守住底线的必要条件。说白了,这一点就是专门为了避免东吴再度背盟的措施。 

 只要有足够的粮食,即便东吴反悔,拿走了零陵与武陵之后依旧不愿撤军,粮秣充足的关将军也能守住南郡。 

 一直跟随着关将军的王甫自然是立即就明白了关将军的想法,当即也是抱拳而道:“是,末将领命。” 

 也在此时,一旁的付燚又站了出来,微微躬身而道:“禀将军,我军俘虏之潘璋,或许也能成为一枚筹码。毕竟,此人可是吴王之心腹,且英勇不屈,堪称吴将之典范。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想必吕蒙不会拒绝以一郡之地换取潘璋将军吧。” 

 说着,付燚也是朝着王甫微微一笑。 

 看着付燚的模样,站在付燚身旁的王甫先是一愣,随即也是立即明白了付燚的想法。 

 潘璋当然不是付燚口中的难求的一将,否则也不会轻易地成了汉军的俘虏,还是在其有着绝对兵力优势的情况下。 

 但这并不妨碍汉军可以这样去宣传这位潘璋将军,身为吴王心腹,再加上汉军给其镀上的一层金,说不定还真的能值一郡之地。 

 若是东吴狮子大开口,王甫自可以先答应,然后再利用潘璋与吕蒙讨价还价。迫于吴王以及一众吴将的压力,说不定吕蒙还真的有可能妥协。 

 毕竟,兔死狐悲,哪个吴将也不想看到被俘之后就被国家抛弃的场景。 

 哪怕最终只是换回来武陵这一个相对贫瘠的郡,对于此时的荆州军团而言,也是雪中送炭般的胜利。不管是战略纵深,还是粮秣供应都将提升五六成不止。 

 “付将军所言,确是有理。”王甫也是赶紧点头同意,随即也是看向了关将军。 

 还不待王甫请命呢,那边
 

关将军便已经开口,道:“准,大军所有,但有所需,王将军尽可取之。” 

 “是,多谢将军!”王甫立即抱拳领命道。 

 微微点头,关将军也是再度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付燚,道:“上策虽可执行,其决定权却并不在吾等手中。还有何策,速速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