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计议定曹休攻宛


 “暂守关中。” 

 这却是曹丕所听到的重点。 

 “复陇无望!” 

 这是一众的魏国大臣们所听到的全部。 

 不同的心态,就注定了他们所关注的重点不同。 

 “何时才能再度反攻?” 

 这是曹丕给司马懿出的反应。 

 “用整个南阳郡,来换取复陇的一个可能性,这值得吗?” 

 这却是一众朝臣们,随即向司马懿发出的质问。 

 面对两方的质询,司马懿也是快速地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汉军拿下陇右之后,势必要向凉州发展。”司马懿首先回答着曹丕的问话,道:“只要我大魏能够在东线稳住阵线,并且集结足够的兵力,到汉军过金城入凉州之时,便是我军咋丢反击之时。” 

 “至于值不值?”司马懿随即无奈一笑道:“难道曹休所部就一定能连破宛城、新野,将战线推回到襄樊一线吗?” 

 话音落,当即便有人还想要继续反驳。 

 可话未出口,便已经被曹丕给打断了。 

 “好了。”坐在主位的曹丕轻轻开口道。 

 他知道,继续辩论下去无非是纠结于留在荆州和前往街亭,哪边的胜率更高。 

 但这样的胜率差距对于曹丕而言,简直毫无意义。 

 没办法,雍凉之地的重要性,不是一个区区的宛城可以比拟的。 

 汉军占据宛城,看似有了进军中原的通道,但实际上这南阳郡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突出部,汉军可以四处出击的同时,也就意味着他将面临来自各个方向的魏军的进攻。 

 更重要的是,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因为粮草的问题,宛城已然是汉军的极限。 

 因此,这柄看似插向自己心脏的尖刀,实际上已经寸步难进。 

 这就像是现在的二毛战场,冲入库尔斯克的二毛精锐,看似勇武难挡,甚至有威胁大毛首都的可能,但实际上,二毛在库尔斯克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再无力形成突破。 

 也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大毛才果断没有将兵马调集来驱逐库尔斯克的二毛,反而是在东线,也就是红军村方向发起大规模的反攻。 

 而此刻的东线战场几乎与雍凉地区无异,尤其是这红军村,更是像极了此刻的街亭。 

 拿下红军村这个交通补给枢纽,整个乌东占据将彻底改变,数条修筑已久的防线将失去作用,数千乃至上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将不复为二毛所有。 

 同样,若是让汉军先行占据了街亭,整个陇右五郡,外加一个凉州将成为蜀汉的囊中之物。 

 蜀汉的国力也将由此而暴涨,尤其是凉州的失去,将令蜀汉得到梦寐以求的养马地。 

 此消彼长之间,蜀汉与大魏之间的国力差距,将大大减小。 

 这是曹丕所无论如何不能看到的,因此,街亭,他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司机应该也要守一下红军村的吧?) 

 这一点,是不能以区区胜率的高下而有所改变的。 

 当即,在打断了众臣的质疑之后,曹丕也是宣布道:“吾意已决,便从仲达之议。” 

 “夏侯老将军。”曹丕的目光随即看向了自己右手边的第一人夏侯惇。 

 夏侯惇闻言,当即便是站起了身,随即双手抱拳而答应道:“微臣在。” 

 虽未多说什么,但夏侯惇已经用自己的肢体行动表达了对曹丕决断的支持。 

 这无疑也是令曹丕颇感欣慰,当即也是下令道:“还请老将军速速集结、整备邺城兵马,两日内,随寡人西征。” 

 “是。”夏侯惇立即便是答应道。 

 “仲达。”微微点点头,曹丕随即也是继续点将道。 

 “微臣在。”司马懿也当即抱拳而答应道。 

 “协助老将军整备大军。”曹丕继续下令道。 

 “是。”司马懿也是立即抱拳领命道。 

 显然,真正去整备大军的,当然不会是年事已高的夏侯惇,而是提出西进的司马懿。 

 虽然不需要夏侯惇做更多的事情,但夏侯惇的这声应“是”,却十分的重要。 

 甚至可以说,有了这句应“是”,曹丕的命令才能在邺城军中执行,司马懿才有可能调得动邺城的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