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计议定曹休攻宛(第2页)
安排好了邺城的三万大军之后,曹丕也是继续下令道:“传令徐晃,立即退守许都,并以许都为支点,于颍川郡内建立防线;传令乐进所部,即行伺机放弃樊城,退守颍川许都,与徐晃一并防守许都。再令扬州张辽所部,分兵五千,速往豫州补位。”
略略顿了一顿,曹丕也是接着吩咐道:“徐晃先至许都,便以徐晃为主,乐进副之。”
“是。”身旁一名宦者立即领命道。
很显然,让只有一万大军的徐晃为主将,而让有着两万多兵马的乐进做副将,这是很不寻常的。
更别说,乐进无论从资历还是军中地位,都远高于徐晃。
之所以曹丕会特意地如此安排,当然不是因为什么徐晃先到许都的原因了。
明眼人也都知道这么做的原因:没办法乐进在关羽手下的胜率实在是太低了,而好死不死,就在去年,徐晃与关羽对战还有着一场胜仗。
你别管这胜仗是怎么来的,有没有胜过对手一场,对于一支军队的士气而言,真的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双方战绩悬殊的情况下,曹丕做出如此不同寻常的安排,也就并不意外了。
安排好了颍川的防线,曹丕随即也是继续下令道:“传令曹休所部,立即以张郃领全部骑兵,速往雍州,占据陇道街亭;剩余部队,接应乐进所部回返颍川后,即行西进,至长安汇合。”
“告诉张郃,兵贵神速,能否阻止汉军在陇右的行动,就全靠他了。”曹丕也是再度补充道。
“是。”又一名宦者也是立即答应道。
“夏侯老将军。”安排好了战事,曹丕也是开始安排起了内部的政事来。看着夏侯老将军,曹丕随即继续说道:“老将军,西征期间,且为寡人坐镇邺城吧。”
“这。”夏侯惇略略皱眉,却还是答应道:“是。”
这还真不是曹丕要削弱夏侯惇的军权,事实上,以夏侯惇的资历,也根本无从、更无必要削弱。
之所以让夏侯惇留下,还真是因为需要有一个德高望重之人坐镇邺城,尤其是在邺城即将面临极度空虚的局面下。
要知道,曹丕毕竟才刚刚改朝换代,难免还有些对前朝念念不忘之人。
这若是趁着大军西去,城内空虚的时间,把邺城给点了,魏国的损失可就真的大了。
也正是想到了邺城即将面临的危险,虽然很想再上战场,夏侯惇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陈群。”安排好了夏侯惇这根定海神针,曹丕也是再度点名道。
“微臣在。”陈群当即也是躬身而答应道。
“寡人西征期限,一切政事,由汝和夏侯老将军相商议决定,若还有不可决断之事,能缓则缓,不能缓则百里加急送至长安。”曹丕随即也是继续下令道。
“是,微臣领命。”陈群当即也是答应道。
“今汉军突然来犯,不过趁我改朝无备之机而已。”安排完了内外人选,曹丕随即也是向众大臣们打气道:“愿卿等勠力同心,则必能驱逐蜀汉,复我大魏江山。与卿等共勉哉!”
“是,驱逐蜀汉,复我江山!”一众的魏臣们随即也是纷纷重复道。
终于,在众臣的呐喊中,这场由曹仁的三封军报而引起的军议也终于是告一段落。
随即,以夏侯惇为首的众臣也是纷纷自殿阁中鱼贯而出。
不多时,议政殿内就只剩下了曹丕与司马懿两人。
这还真不是曹丕特意将司马懿给留下的,反倒是司马懿主动留下来的。
“仲达可还有其他事情。”微微皱眉,曹丕随即也是问道。
司马懿也是点点头,道:“陛下容禀,却有一事不得不私下面呈陛下。”
“仲达且说,但有利于战局者,寡人无有不从的。”面对刚刚才将自己的大魏拉出泥潭的“功臣”,曹丕也是难得地大方道。
“却是与此战无关。”司马懿摇摇头,又点点头,道:“不,应该说也还是有些关系的。”
“仲达直言便是,何须如此扭捏。”曹丕随即也是豪迈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