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打破平衡的吴国


 团结自不必多说,曹魏的发家本就是各个利益集团的结合,而利益关联最重的颍川一系,如今更是占据了如今魏国朝堂的半壁江山。 

 想要颍川系牺牲自己的利益而维护曹魏的利益,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若是曹老板在世,或许还能凭借着自己强大的威信压下此事,从而优先解决陇右的战事。 

 可曹老板已经离世,曹魏集团也正陷入了多头政治的漩涡之中,虽然还不至于令出多门,但无疑,曹丕所要顾虑的会比他的父亲要多得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汉军的阳谋几乎是破无可破。 

 哪怕是徐晃亲自进言陈明利害,劝说曹丕不用调兵,也几无可能。 

 想清楚这一点,徐晃也是一拳狠狠地砸在了案桌之上,心中更是喃喃而道:“云长啊云长,你还真是给我出了好大的一道难题啊!” 

 这一拳,既是为曹魏砸的,同时也是为徐晃自己砸的。 

 要知道,郏县可是在徐晃的手上丢的。虽说后续的调兵,与徐晃并无太多关联,可真到了秋后算账的时候,账可不会这么算啊! 

 作为主君,曹丕自然不可能有错; 

 同样,作为把持着半个朝堂的颍川一系,只是针对事实而给出建议的大臣们更不会有错; 

 那么,有错的,还能是谁? 

 当然是丢失重要据点的徐晃了啊!单单是一个“始作俑者”的罪名,就足以压得徐晃喘不过气来了。 

 因此,很明显,徐晃根本不可能置身事外。 

 既然逃是逃不了了,索性徐晃也是跟汉军杠上了,势必要找出汉军的破绽,挽狂澜于既倒——为曹魏更为了自己。 

 随即,徐晃也是将那舆图取下,摊在了案桌之上。 

 却不想因为心急的缘故,却是忘了将案桌收拾干净,一份竹简却是被压在舆图之下。 

 而那被竹简所顶起来的地方,不是旁的地方,正是已经被汉军所占领的郏县。 

 瞬间,一道闪电般的灵感也是刺入了徐晃的脑海。 

 “郏县,对,就是郏县!”徐晃瞬间也是一边摩挲着舆图,一边暗想道:“既然汉军以郏县为饵,诱我军回军以待,那我军顺其道而行之,直接出击,将其歼灭,看他还能如何?” 

 看着深入己方区域的郏县,徐晃是越想越是觉得合理: 

 只要自己能够在短时间内歼灭,或者赶跑这股汉军,邺城方面颍川一系就没有理由向陛下施压,汉军的算盘也就彻底失算了。 

 而且,自己本就驻守颍川,守土有责之下,进军清缴几乎是再正确不过的事宜了,任谁也挑不出毛病。 

 而以汉军区区三千兵马,想要与自己硬抗,还是在自己的地盘之上,那几乎也是不可能的。 

 唯一要担心的,就是汉军会不会忽然从宛城杀出的问题而已。 

 这一点,徐晃倒是一点都不担心。若是汉军有足够的粮秣,也就根本不需要弄出这么多的事情来了,直接以宛城的五万大军进军颍川,不比现在更好上百倍?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徐晃还是发出信鸽,向汝南方面再度确定吴房城内丢失的粮秣数量。 

 毕竟,在徐晃看来,这几乎是汉军唯一的变量了。 

 而与此同时,心中已经有了决断的徐晃也是快速行动了起来。 

 其第一道命令,倒不是整军而战,而是让颍川郡以及邻近的司州的城池进入战备状态,每日之中四门只开一门,同时没有其军令之军队,一律视为汉军。 

 在得知了汉军拿下吴房和郏县两地的经过后,这样的命令自然也是应有之意。 

 随即,徐晃也是手书两封,分别向邺城和长安汇报了汉军突袭郏县的情况。 

 虽然这其中,徐晃也是将自己的判断和建议和盘托出。陛下与朝廷信不信是一方面,自己说不说,那是另一方面的事情。 

 当然了,徐晃也在信中告知,其已经率军向郏县进军,不日便可收复失地。 

 之所以这么说,倒也不仅仅是为了稳住邺城,更多的,还是徐晃已经有了自己的最终判断,虽然他还没有得到汝南的最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