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鏖战郏县死伤重


 这就好像一个学术大佬告诉你,只要熬一个月的夜,就有可能发nature一样。 

 别说是一个月,就算是十个月,不,就算是三年五载,也要熬啊! 

 嗯,只要熬不死,就往死里熬! 

 眼见着手下将领们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付燚似乎也知道自己的饼似乎画的有些大了。 

 不过,现在想要收回来,显然是来不及了。 

 “就这么着吧,万一呢!人总要有些梦想吧,万一就实现了呢!”付燚也是在心中安慰着自己。 

 于是,带着对拿下颍川郡的满满期待,郏县内的汉军将士们也是纷纷投入了城防的加固作业之中。 

 而眼看着汉军对于父城的空虚毫无反应,只一股脑儿地加固城防,徐晃自然也明白对方的想法。 

 当即,在襄城修整了两日两夜的魏军也是再度开拔,浩浩荡荡地便杀向了汉军控制中的郏县。 

 不过大半日的长途奔袭,徐晃所部便是来到了郏县之前。 

 既然已经决议攻城,徐晃也不再有任何的留情,大手一挥之间,刚刚赶到郏县的魏军便是将眼前这并不算雄伟的郏县给团团围困了起来。 

 站在城头之上,看着远处魏军的行动,付燚便是知道,他和他的三千将士,除了死守之外,已经没有了任何的退路。 

 无他,那通往父城的通道,也在悄无声息中被魏军所彻底切断。 

 当然,通道的切断,其实对于城内决心与城共存亡的汉军而言,并没有太多的影响。 

 而徐晃之所以这么做,却也不是为了汉军。 

 围三缺一,固然是兵法所言,但兵法却也需要临机而变。 

 就如现在,面对早已经放弃求生之念的汉军,“围三缺一”的战术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相反还会让己方的兵马存在幻想——幻想汉军会放弃城池,幻想自己能轻易占领眼前的城池。 

 因此,徐晃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手段,告诉手下的魏军将士们,做好与汉军死战的准备。 

 为了能剔除掉魏军将士一切的侥幸心理,也为了尽快拿下郏县,在魏军将郏县团团围住之后,徐晃几乎是毫不犹豫地便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而此时,距离日落,至多也就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而且魏军的将士们才经过了大半日的奔袭,正是困乏不已之时。 

 只能说,徐晃已经将“慈不掌兵”四个字运用得炉火纯青了。 

 当然,若是换了其他的将军,这样的命令,定然是累军的存在。 

 徐晃作为五子良将之一,既然敢这么做,自然是有他的依仗所在。 

 无他,这支魏军之中,有近半的兵力都是他一手调教出来的。也因此,徐晃在军中几乎有着绝对的威信,而徐晃对于自家兵马的极限所在也是了若指掌。 

 如果说去岁前来驰援荆州之时,他的兵马还算是新卒,此刻他的将士们,在经历过与汉军的血战与近一年的强训之后,已然蜕变成了真正的强军。 

 区区数十里路,根本不在话下。 

 当然了,徐晃也没指望就靠这夕阳西下之前的区区一个时辰就拿下郏县——这里的汉军能绕行千里,进占郏县,显然也不是易与之辈。 

 之所以让自己的疲惫之师即行进攻郏县,更多的,就是城内的汉军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奔袭数十里,即行发起进攻,只要对手不是傻子,就会明白,自己的对手会有多么棘手。 

 一旦汉军明白了自己的棘手,其势必就会感受到压力,而随着战斗的继续,压力的不断增加,其战术动作就会变形。 

 而一旦其动作变形,魏军的机会便算是到了。 

 用一个时辰的损失,换汉军心中的忌惮,对于魏军而言,绝对是值得的。 

 因此,徐晃这看似徒损兵力的“乱命”,却是自有着其逻辑所在。 

 当然了,有没有效果,一要汉军的心理素质如何,二则是要看魏军发起的进攻是否给力。 

 前者,徐晃无法掌控,但后者,魏军将士们显然没有让徐晃失望。